
出版社: 海豚
原售价: 18.80
折扣价: 11.70
折扣购买: 蔚蓝中一点黯淡(精)
ISBN: 9787511029058
端木露西(1912-1995),原名端木新民,苏州人,上海光华大学肄业。1935年4月任《中央*报·妇女周刊》编辑。1937年1月留英,在伦敦大学旁听修课。1939年4月3*,接替梁实秋主持《中央*报·平明副刊》。1940年以后,端木露西离开报界,先后任教于成都光华大学附中、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附中、重庆交通部扶轮中学、上海敬业中学。1951年起担任上海培进女中校长直至退休。
蔚蓝中一点黯淡 这一年来,我心中常常蕴藏着一个问题,总想将 它写下来,以供社会上许多热心或关心妇女运动者研 讨。虽然就整个问题言之,自抗战以来,有许多妇女 在前方或后方都有可歌可颂可赞扬的表现,但这赘疣 的一面自亦无法抹杀一切。*近,读到沈从文先生的 《烛虚》,不禁又鼓起我自己那种潜伏着的意识,所 以毅然将这个心愿了之。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民族在思想上和形态上* 足以说明这个运动所赐予民族生活上之直接影响者莫 过于两性问题。当时在新文学运动中,许多作家也将 两性解放的思想输送到读者的血液里去,从此大家对 两性之间有一种新的认识,新的觉悟了。妇女解放运 动由此得到的成就是男女同学和男女社交公开。于是 许多人以为男女平等了,我们所需要的或所要求的, 一切正和男子一样。 我在民国二十四年间,承乏一个妇女刊物,那个 刊物的宗旨有两点:一,鼓吹一般妇女要从自身的觉 悟中谋取心灵上的、智慧上的解放。我们既不欲单单 做“女人”,我们即需知道怎样做一般“人”,和怎 样去享*做一般“人”的乐趣。二,鼓励一般家庭妇 女尽力作一个好母亲,好主妇,所以我们当时提出了 一个新贤妻良母的口号,经常刊一些文章供给家庭妇 女作为治家育儿的智识与方法。我们的刊物当时*到 其他妇女刊物的非议,说我们太保守了,太落伍了, 简直觉得我是罪孽深重的样子。我想,我**这篇文 章如能刊出来,我之挨骂仍是可以想象的。 当时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两个宗旨呢?简单地说, 从五四到民国二十三年,妇女运动所得到的成就除了 男女同学,机关里有了少数的女职员女官吏以外,我 们实在看不出这一运动对于一般妇女的心灵的修养上 给了什么解放的效果。妇女摆脱了旧礼教的枷锁,跑 到社会上去,于是可以和男子同学,我们即看到了“ 皇后”;可以和男子同事,我们即听到了“花瓶”; 而实际上不依赖丈夫而能单独地贵为“达官贵人”之 流者能有几人!这一种情形,很显明的在说明了一种 事实,即过去妇女运动太注意解放的形式,而疏忽了 妇女跑进社会以后一种*重要*基本的做人的态度和 知识。 在现代的社会制度组织之下,我们不能否认在二 万万多的女同胞中,无论她的阶级如何,十分之九的 妇女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在家庭里做主妇,做母亲的。 在这种社会制度没有**改革以前,一个女子为了她 自身的幸福,似乎也有权要求享*一个幸福的家庭吧 ,而这一种家庭*主要的是必须她自己先做一个好主 妇,一个好母亲。而我当时看到许多年青者如女学生 ,年长者如已儿女成群的母亲,大家共同都有一种为 人意识,以为妇女既解放了,管理家务琐事已是不屑 为之,且不值得为之。家务与儿女皆可付之他人(如 保姆、女仆等),自己既不工作,又不治家,其自然 的趋势乃是玩玩吃吃,电影麻雀,消磨一生,嘴里还 嚷嚷人生无聊。这一种心灵上的消沉**,懒惰苟且 不能不使致力于妇运的人感到一种痛心。就妇女自身 言,既无宁静的和平的家庭享*可言,同时昏聩终* ,生命在浑噩中毫无目的,又无光彩的将它埋葬到坟 墓里去,没有一点崇高的美丽的理想去管束她之一生 ,则当初的学校教育对她岂不是一种浪费?妇女解放 乎?但是她连狭义的母**都糟蹋了啊。 事隔数年,**我重复论及这一类型的妇女,因 为我这一年来见到的事实并没有比从前进步多少。这 一类型的妇女大都属于上中社会,并且*重要的是她 们都*过与男子相同的教育,有的已是主妇,有的或 服务社会,或正在向着这两条路上迈步着的女学生。 而*可怕的是:正在充满着幻想、希望、憧憬着美丽 的时期的女学生,不少是贪图现实,单顾“胃”与“ 眼”的放纵,没有光明的憧憬,没有完整的人生观, 其程度之深,远在我们想象以上。我们可以很容易找 一个女学生来和她作二十分钟的谈话(而这位女学生 是属于中等家庭的子女,她可以给你的印象是衣服漂 亮,打扮入时,也许带三分美丽,又有一张会说会笑 的嘴。)我们立刻可以知道这个女孩子教养上之贫乏 以及她的人生漫无目的到了如何可悲哀的程度。她所 要求的是男朋友、吃馆子和看电影。她成为一种麻木 和刺激的混合物了。绚烂的阳光被云雾遮障着,生命 成了一种没有灵魂没有真义的空架子了。对于她为什 么*教育,*了教育以后怎样,恐怕有很少时间来思 虑这类问题。 有某女学生,在高中读书,她的*记上每天所写 的是“**XX请我**看电影……”,“XX来追我, 真讨厌……”,“XX长得不错,我喜欢他……”一类 *记文学!她告诉我重庆所有的大小馆子她都吃过, 言下沾沾自喜。与她同学所谈的不外谁美,谁的衣服 好看,男朋友,吃馆子,看电影;这世界上再没有别 的事物可以引起她们兴致与注意了。而且谈到两性问 题时,其用辞之不修饰和胆大决非我们这辈人做姑娘 时所能梦想到的。*令人痛苦的是这类奇异的思想渐 渐的有在同阶级的青年女子中普遍开展的趋势。我曾 和许多朋友谈及这一问题,其中有在教育界服务多年 者,有的亲历管教的职务,大家都从内心感到一种悲 哀。 我曾经私下做过一次试验:在五十个年龄皆在二 十岁左右的中大女学生中竟有三十四个人选择配偶的 条件是这样的:一,地位,二,金钱,对方的年龄虽 在四十以外也无关紧要。假使有财有势的人不够分配 ,退而求三十余的男子。对于二十开外的男子都有一 种瞧不起的神气,说二十多岁的男子不懂爱情。其实 一句话,因为三十岁以内的男子大半生活清苦,正在 刻苦奋斗重要的阶段,谁愿意跟他去吃苦。享*,享 *,魔鬼的享*,是她生命的全部的意义。这些青年 女子,一般被认为是“摩登女郎”。 这类青年女子,将来大半皆为主妇,而那时她们 消磨生命的**办法也只有吃吃玩玩,电影麻雀。这 一类型的人,在她们的无知之中,物质上自然是尊贵 舒适,但是在民族的意义上言之,她们实在是一堆渣 滓而已。 从文先生指出这是因为五四运动以来,提倡男女 应*平等教育一原则下,教育当局者忽略了女子所特 有的个性以及她们职业上的习惯所产生的因果(大意 如此)。因此教育出来的女子,很容易成为一种庸俗 平凡类型,这类型的特点是生命无性格,生活无目的 ,生存无理想。 作者以为对于女子教育没有一种中心的目标自应 负下它的一部分的责任,但是*重要的还在于妇女解 放运动没有能贯彻它的全部的使命。形式的结果,可 以力争几位议员席,或者解放了青年女子的私人的纵 欲。在心灵上说来,我看不出一个解放了以后的女子 与“我们的母亲”之间有什么区别,前者并不多了解 一点人生。旧的教育弃之如敝履,新的教育太笼统了 ,不足以使她了解将“教育”渗入于生活中去,以及 了解“教育”是追求崇高的生命的工具。而妇女运动 的片面的解释,反足以促进她认为“我既做不到女要 人,我也不屑做主妇”的不合理的路上去。这类型的 病菌在近年来加速度地在都市里弥漫着。事实上,能 有多少人能成为女要人、女官吏……甚或至于女医生 、女作家?目前的许许多多青年女子,在五年十年以 后,我相信大部分人皆为主妇,皆为母亲,她非但是 一个家庭的主妇,同时也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中的一个 细胞,则她之不应懵懂一生,自不待言了。假使我们 不希望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再看见那种以“玩牌”、 “放纵胃、眼”为满足的**的妇女类型,我们对于 妇女运动具有热忱的人是不是也应感觉到心灵的智慧 的解放重于形式的解放呢?我们要解放,我们也要“ 做人”,正如一个男子“做人”一样。 我们应有严肃的人生态度,勇于负责的服务精神 ,将教育与生命永远联系在一起,从智慧中获取*美 丽*勇敢的人生观,明了追求人生,创造人生和享* 人生,而不作“生”之魔鬼的奴隶。扩大我们的母性 爱,对人类崇高的真理满怀着热忱,对自然之华丽我 们懂得去欣赏,以丰富我们灵的生活。在小我的家庭 中,安于治理一个家庭,而作一个“人”,不作一个 “寄生虫”,将所*的教育运用到*常生活中去。一 旦献身于大我的**,则必须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表现我们新中国新精神。形式的解放与智慧的解放相 辅相成,两轨并进,那么,对于抗战建国所能发挥的 力量将*在历**划下一笔不可磨灭的功绩了。 原载一九四〇年七月六*《大公报》(重庆) P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