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东京梦华录:大城小调
ISBN: 9787559487858
王明荪 1947年生于台湾。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湾淡江大学历史系、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范围为中国近古史、中国北方民族史、中国史学及思想。著有《早期蒙古游牧社会的结构》《宋辽金元史》《宋辽金元史论文稿》《元代的士人与政治》等。
宣德楼既是大内皇城的正门,在这以外即是第二层的城市。从楼前一直往南,大约有二百步宽的街道,也就是通往皇城内外的道路,故而叫御街。在街两旁称为御廊,以前可允许百姓在那里买卖,到徽宗的政和年间(1111—1117 年)就被禁止了,旁边都安放了黑漆色的挡路杈子,在路中间也放了朱红漆的杈子,禁止人们通行。中心的御道,根本不准人马往来,一般人们只能在廊下朱红杈子之外通行。在杈子内则有沟水两道,这是用砖石砌成的御沟水,在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 年),特别加以美化,在沟水中植莲荷,而两岸栽满了桃、李、梨、杏等花树,又有经过园丁栽培的奇杂花木,在春夏之时,百花争艳,色彩缤纷,犹如锦绣图案一般,煞是绮丽动人。 奇杂花木是有专门“接花”的花匠来经营的,透过特殊的技术,以采用接枝法为主,光是芍药、牡丹等,就可开出变态百种的花色来。 在宣德楼前,左南廊对着左掖门,那里有明堂颁朔布政府、秘书省等机构,这都是内诸司的单位,秘书省就是称为“秘阁”的地方,在内诸司的各机构中,算是最为宏壮的。左南廊对着右掖门,靠近东面的是“两府八位”,靠西的是尚书省。原来在京师的职事官,以前都还没有办公室,虽然是宰相执政等,也都在官舍内处政,每遇紧急事件,就要拿到居所去处理,这样不但缓慢,又不够谨密,大约到神宗时期,才增建了东、西府,就在右掖门之前,每府相对为四位,故而俗称为“两府八位”。 在御街大内前往南去,左面是景灵东宫,这景灵宫有两个,还有一个西宫就在右面,两宫建于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的十一月,模仿唐代太清宫的制度来建,到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又加以扩建,在宫中安放的是各朝皇帝、皇后的图像。再靠南方为大晟府,这是掌国家音乐的地方。在宋初,礼与乐都属于奉常官来掌管,一直到徽宗时乐才分离出来,这大晟府的地位如同各个寺、监等单位,而隶属于礼部之下。 接着大晟府的是太常寺,这也是掌管礼乐、祭祀、陵墓等的单位。到州桥转弯的大街,面南的是左藏库,靠东的是郑太宰(郑居中)的官邸与青鱼市内行。在景灵东宫南门大街以东,南方是唐家银铺、温州漆器杂货铺、大相国寺等,一直到十三间楼与旧宋门。这十三间楼是五代时后周的人所建,那时因开放居民盖楼房,有位大将军叫周景威,领先在旧宋门内临着汴河盖楼,共盖了十三间楼房,这一直留到孟元老时还在,有一百多年了。 由大内西廊南去,经过景灵西宫,有报慈寺街,这街是因报慈寺而得名。再来是都进奏院,这是渊源于唐代而来,唐代时各地方藩镇在京城里都有官邸,称为上都留候院,后来改名为上都知进奏院,到五代时也沿用这形式,宋初所设仍然相同,可以用来联络地方官员与京都间的信息。接着都进奏院的有大片药铺,叫作百种药丸铺。 到浚仪桥大街,西宫廷的南方,都是御廊的阻路杈子,到州桥往西大街,是大批的水果行。在街北是都亭驿,为专供辽国使臣往来的驿站;对面是梁家珠子铺,大概是专卖珠宝的商店;还有一些卖纸画、文具等的店面,以及花果等商行。 在浚仪桥的西面,就是开封府的府治,犹如开封市政府一样。 从御街一直南去,经过州桥,两旁路边全是民间居处。在街的东边,是卖炭的车家店,以及卖酒的张家店,其次还有王楼商店,是包子专卖店,它似乎是种极有特色的包子,所以有个名堂叫“山洞梅花包子”。另外也有一家肉饼店,叫曹婆婆肉饼,还有店名为李四的,卖的是“分茶”(饮食之类),卖香纸店的叫李家香铺,这些都是以人名为店号,很有特色。 到朱雀门街西面,过桥就投向西大街,称为曲院街,街南方有“遇仙正店”,这店前有楼,后有台;住在都城的人都称它为“台上”,这家店是酒店中的高级店,卖的酒都相当贵,银瓶酒要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一角要八十一文。在街北有薛家分茶,以及卖羊饭、熟羊肉的各店铺。向西去的街道,京都里的人称为“院街”,也就是风化区。在御廊的西边,有鹿家包子,其余都是些羹店、分茶店、酒店、香药铺等,还有一般的居民住户。 ◆再现汴京盛景,走进热气腾腾的北宋市井生活 ◆文字版《清明上河图》,繁华东京,梦回千年 ◆一部北宋都市生活指南,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几乎无所不包 ◆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翔实的记载和详尽的论述,具有极高的社会经济文化史的价值 ◆详尽解读,轻松读懂 ◆引领华文世界40年扛鼎之作,数百万读者奉为经典入门的必读书目 ◆龚鹏程导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