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精)
ISBN: 9787540247294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老鲁 去年夏天我们过的那一段*子实在很好玩。我想不起 别的恰当的词儿,只有说它好玩。学校四个月发不出薪水 ,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吃。——这个学校是一个私立中 学,是西南联大的同学办的。校长、教务主任、训育主任 、事务主任、教员,全部都是联大的同学。有那么几个有 “事业心”的好事人物,不知怎么心血来潮,说是咱们办 个中学吧,居然就办起来了。基金是靠暑假中演了一暑期 话剧卖票筹集起来的。校址是资源委员会的一个废弃的仓 库,有那么几排土墼墙的房子。教员都是熟人。到这里来 教书,只是因为找不到,或懒得找别的工作。这也算是一 个可以栖身吃饭的去处。上这儿来,也无须通过什么关系 ,说一句话,就来了。也还有一张聘书,聘书上写明每月 敬奉薪金若干。薪金的来源,是靠从学生那里收来的学杂 费。物价飞涨,那几个学杂费早就教那位当校长的同学捣 腾得精光了,于是教员们只好枵腹从教。校长天天在外面 跑,通过各种关系想法挪借。起先回来还发发空头支票, 说是有了办法,哪儿哪儿能弄到多少,什么时候能发一点 钱。说了多次,总未兑现。大家不免发牢骚,出怨言。然 而生气的是他说谎,至于发不发薪水本身倒还其次。我们 已经穷到极限,再穷下去也不过如此。薪水发下来原也无 济于事,顶多能约几个人到城里吃一顿。这个情形,没有 在昆明,在我们那个中学教过书的人,大概无法明白。好 容易学校挨到暑假,没有中途关门。可是一到暑假,我们 的*子就*特别了。钱,不用说,毫无指望。我们已好象 把这件事忘了。校长能做到的事是给我们零零碎碎的弄一 餐两餐米,买二三十斤柴。有时弄不到,就只有断炊。菜 呢,对不起,校长实在想不出办法。可是我们不能吃白斋 呀!有了,有人在学校荒*之间发现了很多野生的苋菜( 这个学校虽有土筑的围墙,墙内照例是不除庭*,跟野地 也差不多)。这个菜云南人叫做小米菜,人不吃,大都是 摘来喂猪,或是在胡萝卜田的堆锦积绣的丛绿之中留一两 棵,到深秋时,在夕阳光中红晶晶的,看着好玩。——昆 明的胡萝卜田里几乎都有一两棵通红的苋菜,这是种菜人 的超乎功利,纯为观赏的有意安排。学校里的苋菜多肥大 而嫩,自己动手去摘,半天可得一大口袋。借一二百元买 点油,多加大蒜,暴炒一下,连锅子掇上桌,味道实在极 好。能赊得到,有时还能到学校附近小酒店里赊半斤土制 烧酒来,大家就着碗轮流大口大口地喝!小米菜虽多,经 不起十几个正在盛年的为人师者每天食用,渐渐地,被我 们吃光了。于是有人又认出一种野菜,说也可以吃的。这 种菜,或不如说这种**恰当些,枝叶深绿色,如猫耳大 小而有缺刻,有小毛如粉,放在舌头上拉拉的。这玩意北 方也有,叫做“灰藿菜”,也有叫讹了叫成“回回菜”的 。按即庄子所说“逃蓬藿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之“藿” 也。据一个山东同学说,如果裹了面,和以葱汁蒜泥,蒸 了吃,也怪好吃的。可是我们买不起面粉,只有少施油盐 如炒苋菜办法炒了吃。味道比起苋菜,可是差远了。还有 一种菜,独茎直生,周附柳叶状而较为绵软的叶子,长在 墙角阴湿处,如一根脱了毛的*毛掸子,也能吃。不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