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0.70
折扣购买: 生活的隐喻
ISBN: 9787559619853
安孜,作家,摄影师,歌手。出生于中国,曾在中国、*本、希腊工作生活,毕业于中国清华大学、*本国立政策研究院。曾为《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供稿、写作专栏、或担任特约摄影师,早年在**宏观经济部门工作十年,任经济外交官。目前在巴基斯坦、中国工作生活,专事自己喜爱的写作和摄影。
舍不得与摆不脱 意识到拥有可能成为一个问题,是在接触“断舍离” 的理念之后。那时我在*本生活,住一间临海的单人公寓 。*式公寓储物空间有限,我也知道自己在*本的居留有 期,于是将自己置办物品的原则规定为:起居物品和服装 配饰不得超过必需,**和额外的物品一概不予购入。 那时我衣服当然是每天会*换,也会调整妆容,但每 个季节都没有额外的装饰品,冬天一副手套,夏天一顶帽 子,太阳镜是大品牌轻便的经典款式,连凉鞋都只有一双 。房间内因此清爽利落,收纳和打扫方便轻松。但即便如 此,离开东京之前,我还是为处理带不走的物什伤透了脑 筋。 那时便意识到:我的拥有,还是太多了。 所谓“太多”的标准,不在于事物曾经带给我多少便 利,而在于离弃它们时有多艰难。舍不得与摆不脱,成为 那时候我情绪问题的根源。 离开东京后许久,我经历了一系列生活的波折。慢慢 明白,舍不得与摆不脱的,又岂止是物什而已。我自己和 身边的人,无一不在情感中经历告别之艰——或是自己不 肯放手,或是对方不肯离开。纠结与挣扎让离别如同火中 取栗,无论目的实现与否,都已经落得伤害。当初求得爱 人的心有多难,离开他(她)时就可能千百倍不易。 我见过太多烦恼,源于对过往的恋恋不舍或挥之不去 。记得四年前在成都,我和朋友因为航班延误而不得不在 双流机场喝了一下午的峨眉雪芽。他向我抱怨工作中的不 得志,对曾经错失的机遇耿耿于怀,并为是否跳槽而苦苦 思索。如今我已离开既往的生活与工作,他却依然身处与 当年无二的境地。我不知他是否还记得当年的困惑,但显 然他还没有处理好过往、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也不知道在 舍弃和获得之间,人生的天平应该倒向哪一边。 我们总是这样,未来即使重过泰山,却依然放不下此 时手中的一缕线。 似乎这就是世间的真相:获得之难我们往往很有准备 ,但出乎意料的却是放弃和摆脱的不易。 可是我们也都明白,唯有放弃,才是获得重生与机遇 的发端。被占满的双手无法把握新的机遇,拥有也可能成 为幸福的阻碍。 离开与放弃的艰难如同跳伞选手在万米高空面对打开 的机舱门,浑身战栗,满心恐惧。但我们也都明白,纵身 一跃后,便是海阔天空。 也便是新天新地。 匮乏与美好 朋友去了不丹,发回了虎穴寺的照片。那是山峦之间 的壮观寺庙,如同以来自人类之外的力量建成。令我感慨 的是她配发的那句话:“在艰难之境才能有令人动容的信 仰奇迹。” 世上美好清净之处甚多,为何信仰者多在险要处建设 修行之地?和虎穴寺一样,希腊中部的迈泰奥拉 (Meteora),奇*险幻,被称为“天空之城”,至今修 士进出修道院仍需借助滑索,可以想见当年建设之艰。 亚比煞一落笔,是会有自己的独特气场在的。平易近人的笔触背后有一颗文人的心,精致且慈悲。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深入骨髓的基督教底蕴,让她永远在关注世道人心,不迷失于事物表象,精准剖析,找到万千世象的“所以然”,常令人读来豁然开朗,眼界和思维都随之拓宽。 《密云晨光》谈论书、电影、时事,也谈论写作本身,温和又不失犀利,亲切又不失深邃。作为忠实读者,豆瓣近4万粉丝的自然聚集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