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孤独

你并不孤独
作者: 杨劲松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你并不孤独
ISBN: 9787559474834

作者简介

杨劲松,男,1970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从事传媒与影视文艺工作近三十年,参与多部影视片策划与国际推广,为电影《孔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华》的文学策划与制片人。曾任北京《京华时报》文艺新闻部主任,采写大量人物专访、深度报道以及文艺作品及现象短评。作品刊发于《中国作家》《中国戏剧》《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内容简介

山河故人又逢春 初到平遥古城,是2017年春,探班贾樟柯导演。次日他在这里开机拍摄短片《逢春》,我跟随他去看景。一到古城墙外,贾导疾呼要给联合国写封信,要去汾阳盖座古城! 原来,平遥古城墙外,新修了护城河公园,现代化的景观,破坏了原本土质的本色景观,贾导说这是给古城套上了一个难看的头箍。贾导二十九岁时就到这里拍电影,对古城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他庆幸五年前在其《天注定》中记录了古城墙最本色的当代原貌。贾导告诉我,在古城某停产的老厂区里,正在改建一座电影城,10月将在此举办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分“卧虎”与“藏龙”两大单元,展映世界影坛新作。 离开古城,我们驱车进山。时逢3月,车窗外的山沟沟,残冰崖上风留青黛,像一幅中国画。进了一个村子,村子历史悠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略军用炮弹炸开平遥古城墙后,平遥县政府就迁到了这里。电视剧《亮剑》等都曾在此村取景。如今的村子里只有老人、孩子和山羊、狗以及其他家禽。带我们一起看景的是年轻的副村长,只有二十多岁,村长是他爹。我们感慨,或许只有这样的“世袭”,方能留住咱们村里的年轻人。副村长告诉我们,村里年轻人都走光了,在外求学的、当兵的,后来也都在城里买了房,空旷的村子就开发了旅游。 我们看到,不少无人老宅门上,春联尚未褪色,但锁已生锈。 “明天会下雨吗?”这是那天在山里看景时,贾樟柯导演不停问 别人最后成自问的一句话。看天吃饭,雕刻时光,是电影工作者的宿命。 下山后,贾导与《逢春》两位主演赵涛、梁景东围读剧本。该片讲述中国政府允许生二胎的政策出台后,平遥古城一对平民夫妻的心灵由远靠近的温暖变化。赵涛是贾导妻子,梁景东主演了贾导多部代表作,贾导称他为“山西梁家辉”。尽管是老搭档,但贾导围读剧本时的示范和解读,仍让梁景东在微妙中见天地。 与演员围读剧本后夜幕已降临,贾导执意带我们去他的家乡汾阳喝酒。车出了平遥,汾阳便遥不可及,因为司机迷路了,原本四十分钟的路被司机绕了一部电影长片的时长。终于到了汾阳“山河故人家厨”餐厅,它坐落于旅游商街,此餐厅里全是电影《山河故人》海报剧照,不少游客一进门还以为进了电影博物馆,常望而却步,餐厅只好在门口立了个大餐牌,告知游客:这里是餐厅。 贾导捧出坛头锅原浆汾酒,给我们普及了“九月九出头锅”的常识。酒好,菜好。我最爱炸糕,红豆加枣泥,甜而不腻。其实炸糕是天津甜点,那晚有道虾酱豆腐也是天津菜,因为汾阳没海鲜,这都是晋商走南闯北带回的美食,渐成汾阳传统。有了刚刚高速路上的黑暗迷途,倍感这场春宴的温暖与珍贵。 平遥因古城闻名海内外,再次成为全球焦点,还是因为贾樟柯创建的国际电影展。 贾导走遍全球电影展,能在家乡创建国际电影节,将全球电影人请到家乡相聚,这无疑是他最欣慰的事。但在中国内地,办一个电影节展映要经过很多审批程序。首届电影展举办时已是深秋,平遥寒雨,开幕片遭遇各种压力后,贾樟柯坚持站在电影人的立场,让平遥国际电影展在诞生时刻就怀揣一颗滚烫的人文初心。 每年金秋将至,我就会收到贾导亲自发来的邀请函。2018年我有事未能成行,次年9月又收到他的邀请,我说必定出席,贾导用“来陪我”三个字表达谢意。可我今年食言了。平遥电影展期间,贾导看我迟迟未到,就让影展梁嘉艳总裁催我前去,这令我愧疚不已。没见过平遥电影展期间贾导之繁忙的人,是无法体会我这份愧疚的。从参赛片首映、论坛、市场、酒会等等,电影节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他的身影,到了深夜,他就看哪些朋友来了哪些没来,事无巨细。 平遥电影展是一次家宴,贾导周全顾及他的每一位老友与新客,包括我这样的先把口号喊起来的人。闭幕之前,贾导还手持影展赞助商家的商品在电影宫前合影,刊发到自媒体上,答谢支持影展的所有企业。山西是他的故土,电影是他的家园,平遥国际电影展是他献给故土的情书,也是面向世界电影的家宴。一年又一年,他对电影与山西的钟爱不变。 近年,贾樟柯出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新导演“青葱培训计划”主导老师,为众多青年导演执导的处女作担任监制。有年在香港遇到他,他还在为宋方等新导演的艺术片计划洽谈投资。他介绍新导演时,娓娓道来其优势,清晰平和。为新人做嫁衣,或是贾樟柯最大的生意。不管是艺术还是产业,都需要新创作的进入来推动,方能发展。贾樟柯也曾少年青衫,一路辛酸,所以他更懂得新导演之不易与珍贵。 吴京的拐杖 一位初见的朋友曾对我说我长得像吴京。我心想即便我们五官近似,我哪有吴京那功夫与身板,但虚荣心让我微笑地接受了这份初识的谬赞,顺便还给那朋友发了个红包。那时,吴京还未导演出五亿多票房的《战狼》。 与吴京见面是2017年春节前,在丽都的餐厅,一群人,一看他端正的五官,觉得那位说我长得像吴京的哥们儿确实眼神不好。初见吴京,打破了我对他硬汉直男的刻板印象,没想到硬朗外表下的他格外细心。大家在倾听他滔滔不绝对目前中国电影现状的看法时,我在刷朋友圈的小动作被他发现,他指着我说:“你们‘80后’一定是同时做很多事情,比如现在同时在玩手机。”我在尴尬中虚荣心再次得到满足,这回眼神不好的竟然是吴京。分别时,我对他说:“其实我虚长您四岁。” 吴京从小习武,不是虚荣之人。那天下午聊得酣畅时,他兴奋地叫上一瓶红酒与大家分享。这时一位大姐冲进我们包厢,对着吴京问:“谁是吴京?我想和他合影。”吴京并没有介意大姐的闯入,反而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张艺谋导演那时筹拍新片,邀请吴京出演,当时因为要执导《战狼2》,他婉拒了。那段时间吴京为了潜心拍好自己的作品,已不止一次谢绝这样的盛请。 2003年,吴京孤身一人来到香港电影界寻找出演功夫片的机会,他满心欢喜等来的首部香港功夫片是《杀破狼》,几句台词的角色,是他用坐冷板凳一年的忍耐等来的。到香港前,吴京也算是天之骄子,与李连杰同样是武术冠军,他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但踏入影视圈起,他在剧组演过尸体、推过轨道,直到二十八岁才自己投资电视剧。他在影视制作的每个基础环节锻炼过,这为他自己做电影导演打下坚实基础。抛弃内地影视圈演员的优势,吴京在香港那些年并未遇到证明自己的主演电影的机会,他的外甥总对他说:“舅舅,你就差一部电影。” 吴京不是赵文卓,更不是张晋,张晋最早还是焦恩俊的替身演员。 从香港重回内地后,吴京深入部队体验生活,为答谢部队对他创作的帮助,他几乎零片酬出演了部队题材电视剧,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导演处女作《战狼》,他一人出任导演、编剧与主演,广获好评,获得五亿多票房,夺得中国军旅电影票房之冠。《战狼2》尚未开机时,各路投资方都挤破了门槛,吴京躲进了长江商学院去学工商管理。面对内地电影资本热潮,吴京更坚信好的内容才是做好电影的根本。 吴京导演的《战狼2》创下中国电影票房新高,在港首映礼时,吴京亲临答谢香港影人,大家纷纷与他合影,既有吴京当年在港电影界打拼时的老友,也有闻名而来的新朋,大家都说沾些票房大王的财气与喜气。吴京一概微笑作伴,来者不拒,成为一个不动的背景板。 成为中国最高票房的导演后,吴京成为众多活动争邀的贵宾,但他出席最多的还是电影活动。成龙大哥的《英伦对决》邀请他,他拄着拐杖出席,走红毯接受采访,为大哥新片打气,依然如当年刚进影视圈时的谦和。吴京拍动作戏多年,在《战狼2》拍摄中,他的膝盖数度受伤。前不久他做了手术,就成为拄着拐杖的病号。《缝纫机乐队》首映时,吴京又拄着拐杖来为主创加油,一到现场就问:“谦哥在哪儿?”“谦哥”是著名相声演员于谦,他在《战狼2》中扮演商人,在《缝纫机乐队》中客串演出,吴京也是为他拄拐前来。首映式休息室里都是演艺圈中熟人,吴京在沙发上小憩,随后就去见于谦老师,依然拄着拐杖走完红毯。 义气,是吴京不变的拐杖。 本书以作者个人生活阅历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以细腻笔触唤醒、记录文学与人生中的吉光片羽。此书汇集了作者多年写作生涯的思想精髓,其文章信手拈来,讲的多是身边事、身边人、日常生活,可谓情智兼胜。作为一名专业的评论家,作者博学慎思、感觉敏锐,他用精炼独到的语言以及犀利的眼光向读者传达出他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感悟,对文艺作品的见解,让读者在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的文字之中,享受到心灵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