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作者: (美)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ISBN: 9787020175888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David George Haskell),作家、生物学家,美国南方大学生物学及环境研究教授。他的研究涉及动物生态学、生物进化和保护。2011年,《牛津美国人》杂志将他评为美国南部Z具创造力的教师之一。他发表过多篇科研文章,也创作过许多关于科学与自然的随笔与诗歌。他的博物学著作《看不见的森林》《树木之歌》倍受读者欢迎,曾获得多项自然写作和图书奖项。 译者简介 陈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毕业,爱好文字和大自然,现从事出版传媒工作,业余翻译,译有《园丁的一年》《植物进化的艺术》。

内容简介

【第一章摘录】 Ⅰ. 欧洲七叶树 英国西约克郡利兹市, 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年代:约1930 年 我弯下腰,从草坪上拾起一个带刺的绿“球”。 球的外壳上有三条裂缝,我把拇指按进其中一条缝,将外壳掰开,只见里面端坐着一颗油光发亮的欧洲七叶树种子,头戴一顶暗淡的奶油色“帽子”。 此刻,我身在丹佛的一座城市公园中, 但当我的拇指剥开保护性的外壳,露出里面的种子时,一股气味将我带回儿时在英国的树。我回想起的不是普鲁斯特式的玛德琳蛋糕,而是欧洲七叶树。 这场时间旅行由诸多感官推动。带刺的果壳托在手中。种皮的光泽映在眼前。最重要的是,当我把欧洲七叶树种子放入手心时,各种气味以奇特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绿色的果壳上仿佛升起一碗“气味沙拉”,一股脑钻入我的鼻腔,其中有潮湿的、植物特有的气味,同时也混合着变为棕色的裂缝和刺尖散发的如同堆肥的刺鼻气味。欧洲七叶树种子的气味来自单宁,类似冲泡过久的茶。我还闻到一丝辛辣、油腻的类似自行车链条油的气味。这些苦涩的气味无疑是在警示:别想吃我。最后,当我剥开果壳,闻了闻空壳时,我闻到一股苹果核和水果味口香糖的气味,湿润而甜蜜,然后气味逐渐消散,分解成淡淡的叶子味。 形容词和比喻可以描述数十个,或许数百个芳香分子在片刻间留给人的印象。然而,体验这些芳香却不需要任何语言。小时候和妹妹以及表亲们一起玩耍,我总喜欢跑回到姨妈和姨父家附近那棵巨大的欧洲七叶树下,将“宝藏”塞满口袋。 我们能体验这种飞速而鲜活的气味之旅,得益于我们的神经线路。当鼻子向大脑发送信号时,它会经过许多过滤器和处理中心,这些过滤器和处理中心会提取和解释我们对光线和声音的感知。嗅觉则会直接进入记忆和情感,它的信息由神经传递到大脑内负责情感记忆的区域。只用闻一闻 …… 记忆就会让我们瞬间挪移到其他时间和地点。加热后的肉馅饼的香味:想起在朴次茅斯我祖父母家电视上挂着的圣诞彩灯。一盒杀蛞蝓剂的刺鼻气味:想起在哈罗盖特我外祖父母家车库里的架子,高度刚好超过小孩子伸手可及的范围。酒吧里散发着酵母般的木材味的吧台:想起在伦敦大学时期的好友聚会,共度考试后的欢乐时光。未开裂的欧洲七叶树果实:想起在利兹的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我的口袋里装着沉甸甸的“宝藏”,和妹妹以及表亲们在树下嬉戏玩耍。 我还记得,在丹佛的公园里,欢乐一旦延期就意味着失去。仅仅几天后,欧洲七叶树种子的光泽和刺鼻的气味就变淡了。几个月后,种子变干、皱缩,失去令人愉悦的手感。一年后,我堆放在玩具火车的储煤车厢里的一小把光亮的欧洲七叶树种子变得又皱又瘪,就像晾干的豆子一样。 就连拿欧洲七叶树种子嬉戏打斗的欢乐也是短暂的。我们在光滑的种子上钻孔,要么用穿肉扦把种子穿起来,要么用从父母的工具箱里偷来的锥子钻孔,操作时尽量注意不刺到手。我们还尝试把少许种子浸泡在醋里,相信校园传闻中说的“酸性洗礼”可以使果实变硬,更适合打斗游戏。我们用鞋带把种子穿起来,然后用这些种子“弹药”相互攻击。体型胖的最先被淘汰出局。皮包骨的瘦子则占上风:他们很难被击中,而且其迅猛的攻势足以击溃对手。但没有一个人能连续挺过好几轮,这让我们对精心准备期待最终夺冠的希望大打折扣。而穿挂在绳子末端的欧洲七叶树种子不停地摇摆、碎裂,白花花的种仁闻起来一股肥皂味和苦味。相比于战斗的破坏性结果,期待和希望反而更激动人心。 气味把童年的欢乐和失望从我内心的阴郁中抽离出来, 唤起了四十年来这些从未进入我意识的思想和感受。 ……………… “树木仿佛在我们焦虑的额头上放下了一只安神的绿手……我们呼吸着这棵树,再无烦恼。”? ★超畅销博物学经典《看不见的森林》《树木之歌》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Z新力作。 ★欢迎来到树的“感官新世界”——树的气味是入口,将我们带回养育我们的文化体验。 ★本书领着我们游览十三种树木的“气味小宇宙”。每一章都从一棵树、一枚种子或者是一杯金汤力出发,向整个世界的林间地头去漫游。 ★作者以优美文字讲述树木自身的历史与境况,也描绘树木与周遭环境、树木与人类生活之间数千年的“恩怨情仇”,提醒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如何与树木的奇迹交织在一起的。 ★这是一场神奇的文学之旅,而博物学的科学精神也如同星光,闪烁于文字之间。 ★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可以亲自踏入树木气味世界的六种实践方式。不论在家中房间、在公园中、在书架上,甚至在记忆中,你都可以随时依靠树木气息的魔力,瞬间“穿越”到喜悦、安宁的情绪中。 ★本书作者关于科学与自然的随笔创作曾入围普利策奖、获得过美国国家学院Z佳图书奖、Science Friday“2017年Z佳科学书籍”,福布斯网站“环境、天气科学和环保类十大好书”等诸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