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物资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12
折扣购买: 李嘉诚经营才略与决策(最新版)
ISBN: 9787504728746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 所 不能。” 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天要想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必定要首先困 苦 他的思想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身体肌肤,使他身受贫困,拂逆 、 扰乱他的作为,用来使他内心警觉,性格坚忍,增长他不具备的能力。 孟子的这段话非常著名,两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有志之士克服艰难困 苦,成就伟大的事业。我们不相信什么上天的意志,但是一个人要想干成 大 事业,担当大责任,必须从精神到肉体都受到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磨炼,则 是 一定的。为什么呢,因为安乐的境遇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委靡不振,直至 死 亡;而艰难困苦的境遇则使人奋发,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就是“生于 忧 患,死于安乐”。孟子还一口气举了六个古代的大贤为例说:舜发迹自田 地 中间,傅说举自筑墙的人中间,胶鬲举自鱼盐贩子中间,管夷吾任用自狱 官 手里,孙叔敖腾达自隐居的海边,百里奚崛起自市井。可见,艰难困苦乃 人 才成长的必要条件,问题仅仅在于,你能否经受住艰难境遇的考验和磨炼 。 李嘉诚来到人世,世界已不太平。北伐取得辉煌的胜利,而中国依旧 处 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1937年7月7日,日军凭借着嚣张的气焰及先进的武器,逐步侵占了 中国的半壁山河。不久,潮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军一面大肆烧杀 掠 抢,一面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城区的居民惶惶不可终日,笼罩在白色恐怖 之 中。人们纷纷逃出城外,去山乡农村投亲靠友,躲避战乱。 执教多年的李云经彻底失业,同时李嘉诚小学尚未毕业,也失学了。 时势纷乱,生活无着,世代居住的老屋再也住不下去了。1940年年初 , 李云经携妻带子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住在姨亲家。不久,又辗转逃 到 后沟,投靠在后沟小学任教的胞弟李云奕家里。 这一年,李嘉诚的祖母因惊吓贫困而逝世。李云经、李云奕两兄弟倾 资 为老母操办了简单的葬礼,草草掩埋在后沟的山冈。 李云经失业一载,仍未找到教职。他不会体力劳动,亦不会做小生意 , 唯有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胞弟李云奕薪水微薄,李云经不忍心受其 接 济。执教多年攒下的积蓄渐罄,李云经心灼如焚。 所幸内地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繁荣, 成 为战时内地人的避难所。特别是,妻弟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是唯一可以 投 奔的对象。李云经与妻庄碧琴商议多日,决定前往香港投靠庄静庵。 1940年冬天,李云经一家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10多日,终于来到 香港。 当时的香港是世界最大、最知名的自由贸易港,常被称为“世外桃源 ”、 “东方之珠”。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来到了香港,李嘉诚即使经商,也绝 不可 能创造出一系列商业神话,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成为一代商业巨人。人 生 的幸与不幸,只好让历史本身来回答了! 但是,虽然来到了香港这个“世外桃源”,李嘉诚一家的生活,却绝 无 世外桃源的平静与温暖。相反,他们一家受尽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冷漠 。 尤其是李嘉诚本人,当时只有14岁,就以赢弱的身躯肩负起了一家人生活 的重担,成了一名童工。然而,正是这种难以尽述的折磨,使李嘉诚过早 地 成熟起来,并经过自身的奋斗,逐步走向了成功。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