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老屋记忆
ISBN: 9787539644011
无数个月朗星稀的夜半,我在读书、写作的间隙 ,独坐屋前,默默地冥思和阅读这世道的变迁,与那 一轮皎洁的明月对话,直到它西沉。乡下的月光干净 而透明,它轻纱般地笼罩在田原上、草垛边、树丛中 ,是那样的缓慢而悠长!今人和古人同样有过这样的 情境,但“今人不见古时月”,可“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种难以参透的玄机,使夜晚满溢神秘之感。四 围遍布虫声的聒噪,微风徐来,“天街夜色凉如水” ,头顶牛郎织女星,那一种心境的坦然,在物我两忘 中,一如陶渊明置身世外的宁静。 此时的村庄早就安睡了,除了远处偶尔传来一两 声狗吠外,余下就是月光的天下,就是白云的天下、 星星的天下了!一天天都在重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乡民们,一生就是这样在无止无休地交替着。“在 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无怨无悔……精心地在侍弄 着这里的一切,包括他们那一座座简陋而清贫的家园 。他们自始至终抱定‘地不负人’这一亘古不变的诤 言,将一生的祈求与理想,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到脚下 那早被反复揉搓过的泥土中。即便他们曾多次遭受过 风霜、冰雪以及干旱与洪涝所带来的灭顶之灾,但他 们却从未颓唐过或因此而停下劳作,也从未见他们因 此而对生活失却信心与勇气。他们总是默默地擦干眼 泪,顽强地挺起腰杆,继续循环往复地春种、秋收… …哪怕这收获常与其付出相距甚远,也不改初衷。一 种生命力的坚强与韧性,被他们锲而不舍地发挥到了 极致。”这是我怀念故乡的文章里的一段话。对此, 我由衷地崇敬,无论我这一辈子走到哪,是天涯海角 ,还是近在咫尺,我都将永世难忘! 月光下,老屋那黑黢黢的影子,厚重而壮实,像 一座山峰矗立在我的面前。岁月的流逝、风雨无情的 侵蚀,使它落满风尘,遍体鳞伤。可它始终大难不屈 ,厚泽不言,“一蓑烟雨任平生”。眼前的那一扇扇 洞开而简陋的窗户,如同一张张饱经风霜、爬满皱纹 的面庞。或许那就是故去的先人在深情地凝望着我, 在凝望着这个世界,在凝望着这个夜晚,可我却只能 用心灵与他们交流、与他们互诉衷肠。 常常只有在此时,只有在回首往事时,来路上的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才让我更清醒地意识到,老屋 对我的影响到底有多么的深远和巨大。 我的童年缺少快乐,几乎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穷困 潦倒的叹息声中,纯粹是幻想和一种无望的信念,才 使我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在我的童年、少年时 代,由于全社会信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 主义的苗”,农民们的手脚被紧紧地束缚了,整个农 村可以说是百业凋零、满目疮痍。无论大人小孩、吃 多吃少,El粮都是生产队按人口平均分配的,点灯的 煤油、洗衣服的肥皂,甚至就连烧锅做饭用的一盒小 小的火柴都是数户头、按计划。分配给你的日用品计 划用完了,就是有钱也无处去买。即便社会都走到二 十世纪七十年代了,很多人家烧锅做饭还在使用最原 始的火镰,洗衣服还是用从树上摘下的青皂荚。以至 到了后来,竟然连粗茶淡饭都难以周全。尤其是在青 黄不接的荒春上,揭不开锅,没有隔夜粮,逃荒的、 要饭的,几乎处处皆是。当时,我一年四季只有一套 衣服、一双鞋子,上学常常是赤着双脚走在那满是碎 石的乡道上。 …… Page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