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危机时刻(德国保守主义革命德国学术第2辑)
ISBN: 9787208120358
举凡“天职的履行”无法直接与最高的精神文化 价值有所关联 之处,或者说,当它已不必再被主观地感受到就是一 种经济的强制 时,个人如今根本就已放弃对其意义多加思量。营利 追求最为自 由解放之处,如美国,业已褪除此种一贯追求的宗教 伦理意涵, 如今倾向于和纯粹竞赛的激情相连接,甚至往往使营 利带上运动 比赛的性格。没有人知道,将来会是谁住在这个牢笼 里?在这惊 人的发展的终点,是否会有全新的先知出现?旧有的 思维和理想 是否会强劲地复活?或者!要是两者皆非,那么是否 会是以一种 病态的自尊自大来粉饰的、机械化的石化现象?果真 如此,对此一 文化发展之“最终极的人物”而言,下面的这句话可 能就是真理: “无灵魂的专家,无心的享乐人,这空无者竟自负已 登上人类前所 未达到的境界”。 这种虚无主义的想像已登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人 类本质阶 段,它使“老的众神”失去了魅力。这个“失去魅力 的世界”正在成 为西方国家理性化的主要结果,因此,必须号召人们 去进行一场现 代意识形态的战争。 需要注意的是,韦伯的现代性危机批判,采取的是一 种进步主义式 的思想路线,其诉求是试图恢复启蒙运动的一个目标 ,即在资本主义世 界的合理化进程中被异化和规训为历史客体的人,重 新确立其历史主 体的地位。这条左翼自由民主派的思想路线,与代表 知识界右翼思想 的保守主义革命所走的文化批评路线大相径庭。后者 的取向在一定程 度上是反现代性或反现代主义的。在魏玛共和国时代 那自由而激烈的 思想文化氛围中,对美国主义——技术专制,以及精 神领域可能遭受全 面毁灭的未来——的愤怒,恰恰强化了新保守主义文 化批评反资本主 义、反社会民主主义的立场。作为对现代化的一种反 动,右翼的保守主 义革命不仅对民主制魏玛共和国不抱信任与支持,而 且还呼吁以革命 的途径来实现重新回归到前现代社会形式中去的未来 。在新保守主义 者看来,这场革命作为一种社会的极端变化与彻底的 解决方案,将粉碎 所有的制度,改变所有的价值观,产生一个具有无与 伦比力量和思想统 一的新帝国。这些“文化悲观论者”都坚决反对以美 国为代表的没 有灵魂的、丑恶的纯商业资本主义。他们的基本论调 是:由那种缺 乏生命力和有机性的哲学统治的自由民主的德国社会 正在败落并最 终走向灭亡;在此严峻的时刻,需要重新铸造一个充 满英雄气概的民 族,从而拯救德国,并进而使德意志承担起整个世界 之救赎任务的使 命和天职。范登布鲁克这样写道:“以美国为代表的 商业资本主义和 民主自由,强调的只是伪善的理性而毁灭了人类英雄 的精神,用自由 的名义造就了无拘无束和道德败坏,以进步的名义培 养了守财奴和 奢侈浪费。它伪造着生活的本质,阻碍了本能的发展 ,破坏了民族的 道德结构,促使民族崩溃。”因此,德意志需要“重 新鼓舞起抵抗的意 志”,“重新返回到古老、单纯、质朴、荣誉、勇气 的普鲁士品质上 来”。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