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九卿考(增订本)

唐九卿考(增订本)
作者: 郁贤皓、胡可先著;胡可先增订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158.00
折扣价: 104.30
折扣购买: 唐九卿考(增订本)
ISBN: 9787550635463

作者简介

郁贤皓,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著名的唐代文史和李白研究大家。出版有《李白丛考》《李太白全集校注》《李白全集注评》等专著十余种。 胡可先,浙江大学教授、博 导,中国唐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有《唐代诗人墓志汇编》等专著十余种。

内容简介

一、 处理本寺事务 唐代的九寺,事务极为复杂,大到朝廷典礼、庙廊议事、外交事务,小到宴享款待,都要由九寺官员负责,而九寺的正卿与少卿则具有更大的实权。各种文案,都要由正卿与少卿通判。《唐会要》卷六五《太常寺》载:“大中四年七月,御史台奏:‘司农寺文案,少卿不通判,有乖《六典》。’敕旨:‘自今已后,九寺三监少列,宜与大卿通判文案。’”[宋]王溥:《唐会要》卷六五《太常寺》,第1343页。甚至大理寺正卿还亲自断案,据《大唐新语》卷四《持法第七》载:“唐临为大理卿,初莅职,断一死囚。先时坐死者十余人,皆他官所断。会太宗幸寺,亲录囚徒。他官所断死囚,称冤不已;临所断者,嘿而无言。太宗怪之,问其故,囚对曰:‘唐卿断臣,必无枉滥,所以绝意。’太宗叹息久之,曰:‘为狱固当若是。’囚遂见原。即日,拜御史大夫,太宗亲为之考词曰:‘形若死灰,心如铁石。’”[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4页。 有时候,九卿为了行使自己的职权,不惜犯颜直谏。据《资治通鉴·贞观元年》记载,太宗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太宗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不久,有诈冒事觉者,太宗欲杀之。戴胄上奏曰:“据法应流。”太宗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二,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031页。戴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太宗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再以鸿胪寺为例,据黎虎先生所作《唐代鸿胪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一文《文史》第47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7—89页。,及其所撰的《汉唐外交制度史》一书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可以知道鸿胪寺的正卿、少卿与其他官员所从事的事务。鸿胪寺的职掌到了隋唐时期已经变为相对单一的外事管理部门。唐代的鸿胪寺除了管理高级官员的丧葬和二王之后之外,主要就是负责外交事务了。其所从事的事务有:1. 迎来送往;2. 辨其等位;3. 拟授官位;4. 执行册封;5. 接转文书奏事;6. 朝见礼宾;7. 接受贡献;8. 设宴款待;9. 馆待蕃客;10. 廪食供应;11. 医药丧葬;12. 蕃客活动安排与监督;13. 质子、留学生管理;14. 翻译;15. 了解蕃情;16. 衔命出使。尤其是出使方面,更为重要。“奉命出使的鸿胪寺官员多为鸿胪寺的高级长官卿、少卿,偶尔有以丞出使的。他们出使均负有外交重任,涉及外交的各个方面,故有册封使、吊祭使、和亲使、招慰使、报聘使、计会使、巡边使、礼会使等。以鸿胪寺官员出使,一方面是因为外交是其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鸿胪官员一般具有较强的外交才能。”黎虎:《唐代鸿胪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文史》第47辑,第84页。也正因为唐代鸿胪寺是专职的外交机构,鸿胪寺卿、少卿及其他官员具有较强的外交能力,才在周边国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他们仿照这一机构而设立本国的相应的外交机构。如日本就设有鸿胪馆。日本的“鸿胪馆,即太宰府下‘蕃客归化飨筵’的番客所,是仿照唐朝接待外国宾客的机构鸿胪寺而设。……鸿胪馆之名的初见记事在承和五年(838),遣唐副使小野篁在太宰府鸿胪馆与唐人沈道古诗歌唱和,其最终记录在宽治五年(1091),可见,存在于历史上四百多年”苌岚:《7—14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页。。 万条考辨,唐九卿一网打尽;补苴罅漏,增订本更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