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木与刀(中国当代原创文学)/傅菲饶北河系列
ISBN: 9787559813381
傅菲,本名傅斐,1970年代生于江西上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于《人民文学》《天涯》《花城》《钟山》等刊,收入百余种选本。 出版作品:《屋顶上的河流》(200年,散文集);《星空肖像》(2009年,散文集);《炭灰里的镇》(2009年,散文集);《生活简史》(2010年,散文集);《南方的忧郁》(2014年,散文集);《饥饿的身体》(2015年,散文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2015年,诗集);《大地理想》(2016年,散文集)。
大悲旦 道具车进村的时候,戏台前围满了人,有抱着 小孩的老妇人,有捂着火熄的老人,有村干部。有 人问:“在村里演几天呀。”也有老人问:“李老 太太的女儿会来演戏吗?”也有人问:“演员住村 里吗?我家里可以住好几个人呢。被褥干干净净, 饭菜也好。”热心的村民,早已把戏台清扫干净, 抹了几遍。古戏台坐落在村中央,台前一块大空地 ,铺了梨花图案的小河石。戏台三十多年没演过戏 了,平时堆着附近村民家用器物——打谷机、晒席 、喷雾器、断脚的椅子、石臼、风车、水车、棺材 ,沿戏台的墙边,杂七杂八地堆着。瓦垄里的地衣 绿油油地长着。有十几岁的小孩爬到车门前,看看 ,问,怎么演员都没来呢,想看看演员是不是都像 电影里的那么漂亮。“喂,喂,姨妈吗?我村里明 天演戏了,你带姨夫一起来看戏。哦,你小孙子一 起带来。”有人在樟树下打电话。“你明天坐火车 回来,村里演戏了,演《还魂记》,海报都贴在村 口小店的门板上了。”一个中年妇人站在戏台的屋 檐下,急切切地,给远在浙江做工的老公打手机。 有好几个老人问剧团的人:“李老太太女儿会 来演戏吗?”剧团的人疑惑地看着老人,问:“哪 个李老太太?”老人面面相觑,一下想不起李老太 太的名字。边上一个五十来岁的人,笑起来,对剧 团的人说:“李老太太有一个女儿,叫林采薇。她 们一家以前在这里生活过。”剧团的人,哦了一声 ,说,知道这个李老太太,按辈分,叫她师太爷, 她女儿又不演戏。老人有些不相信,说:“老太太 女儿,十多岁便会做戏了,我们都看过呢。” 演戏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和逢年过节一样,全 村喜庆。以前演戏都是在春节,或者是冬至时节, 空闲了,又有了余钱,一户户五块十块地筹钱,筹 个八千万把块,请镇里或周边镇里的小赣剧社来唱 戏。当然,我说的以前,是指三十年之前,请剧社 唱一场戏,三百块,连唱七天八夜,**两场,* 夜连开。剧社一般有十七八个人,有班头,有演员 ,有乐队。班头统筹剧务,安排食宿,管收支账。 演员有十一人,分九个行当,为正生、上生、老生 、王旦、小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俗称九 脚头,外加两个跑龙套。乐队有五人,即鼓一人, 大锣、小锣二人,大钹、小钹二人。两支唢呐由司 钹者兼任。打钹的人,胸前挂一支唢呐,*啄米似 的摆头晃脑,弓起前身,哐,哐,哐,把钹敲击出 重金属的厚重音响,侧耳细听鼓手的节点。鼓手是 乐队的指挥。钹停了,捏起胸前的唢呐嘟嘟嗒嗒地 闭起眼睛吹。当然,这是武场。文场有胡琴一人, 二胡一人,三弦一人,月琴一人,月琴由司锣者兼 任。吃饭是派饭,一个村民小组分两个人,一家吃 一餐,不用交钱。住宿也分派,安排在屋舍宽大洁 净的人家,班社人员自带行李。安排晚餐的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