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一步之遥:刀尖上的皇储
ISBN: 9787519053284
张程,浙江临海人,北京大学政治学学士、外交学硕士,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主讲人之一。张程是创作活跃的历史写作者,聚焦中国政治制度变迁与古代传统社会运行。发表有《紫禁城家风与明清国运》《“中国之治”的制度史遗产》《官衔的表与里》等文章;出版有《故宫传》《藏在故宫里的中国史》《制度与人情》《清朝反贪大案》《衙门口》《顽固与脆弱》“乱世三部曲”等图书.
云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废立太子事件 康熙皇帝在政治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确立太子一件事上失败得一塌糊涂。他两次册立太子,又两度废黜太子;众多的皇子拉帮结派,兄弟相残,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康熙朝的废立太子事件是一个疑团接着一个疑团,从一个阴谋走向另一个阴谋。直到康熙咽气的那一刻,皇位之争才算告一段落。 失败的领跑者 一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康熙皇帝突然在太和殿册立方满周岁的皇二子、嫡长子胤礽(皇后赫舍里之子)为皇太子。 这是一次在非常时期进行的非常行动。在此之前,满族是没有册立太子的传统的? 继承人一般由老皇帝在临死前指定。册立皇太子是汉族的政治传统。康熙为什么要打破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在自己年仅二十二岁的时候就预立一个刚满周岁的继承人呢?形势所迫。当时吴三桂等三藩在南方造反了,势头很猛,进展很顺利。长江以南地区都听吴三桂等人的号令,已经不是康熙的天下了。北方的陕西等地也局势动荡。更可怕的是,有一个叫作杨起隆的北京大老爷们,竟然在胡同里做起了皇帝,宣称复辟明朝。就是这个杨起隆,勾结太监,一度杀进了紫禁城!康熙皇帝血气方刚,抽出大刀,要赤膊上阵,和吴三桂、杨起隆之辈拼个你死我活。大臣们赶紧把康熙拉住,说皇上御驾亲征,万一不幸“龙驭归天”了,怎么办? 康熙皇帝说,那好,我就按照汉人的传统,先册立一个太子吧! 康熙当时只有两个儿子,四岁的长子胤禔(庶子,惠妃所生)和两岁的次子胤礽(嫡子,母亲来自索尼家族)。这两个都是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康熙皇帝左看看,右看看,也看不出谁好谁坏来,干脆就按照汉族立嫡长子的习惯,确认胤礽为太子。 年轻的康熙皇帝此时也许天真地以为皇太子的册立就能解决帝国权力的继承问题。康熙皇帝不会想到,他刚刚在太和殿打开了萦绕在帝国最高权力继承问题上的“潘多拉魔盒”。 二 康熙册立胤礽为太子后,相当负责地承担起了抚养教育的责任。 亲征初期,康熙皇帝的事情特别多,和明朝余孽斗,和吴三桂斗,和台湾郑氏家族斗,和蒙古、俄罗斯斗,和河工水利斗,斗得天昏地暗。可在繁重的政务之余,康熙皇帝每天都抽时间过问胤礽的成长情况。等胤礽稍微长大了一点,康熙皇帝亲自教皇太子读书写字、上马骑射。为了太子的健康成长,康熙皇帝给胤礽专门配备了正三品级的抚育机构,还外聘了张英、李光地、熊赐履等一代宗师给太子讲授各种书籍。至于太子需要的物资器具,康熙下令全都使用最好的。在与吴三桂等三藩作战最艰难的时候,康熙手头穷得叮当响,只好下令降低皇宫的待遇标准,自己带头每顿少吃饭。可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康熙严令胤礽的一切待遇照旧,不能有半丝半毫的下降。皇后赫舍里生胤礽的时候大出血而死,康熙是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把胤礽拉扯大,事事关心,时时过问,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皇储”,一个简单的名词,代表的是一个帝国仅次于皇帝的权力,代表的是一个帝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当一个皇子被封为皇太子后,他所面对的从外在的仪仗制度,到内在的父子亲情兄弟情分,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因为“权”之一字,围绕在“皇太子”这个位子周围的,往往是筹谋、是利益,是骨肉相残、是党同伐异。围绕着皇太子制度,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皇太子政治现象。本书以那些在权力角逐中失意或失败的皇太子为引,阐述了历史上那些或暗流涌动或惊心动魄的权力交接的变局与动荡。以点见面,看那些被皇权左右的人性与亲情,看那些选择是如何影响一个王朝的未来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