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张旭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ISBN: 9787551312691
(三)唐代统治者多元的文化政策 唐代统治者在文化上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实行 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多元文化政策,从而形成了一个 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儒释道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格 局。这不仅仅促进了儒释道三教的合流,而且也为 唐代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 为深厚的思想资源。 1.儒学的统一 在儒学方面,唐代继承了隋代统一南北经学的 成果,并积极推进,进行必要的整合。贞观四年 (630),唐太宗诏令颜师古考订五经,以国家的力 量编纂一个标准的儒经版本,并于贞观七年(633) 成书,即《新定五经》。同时,唐太宗又因汉魏以 来儒学章句繁杂,南北经说各异,注家注疏不一, 所以又命孔颖达等撰写《五经义疏》,于贞观十四 年(640)成书,共计一百八十卷,最终定名为《五 经正义》,并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颁行全国。 自此以后,凡是科举考试以及经师传授,都以《五 经正义》作为标准,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宋代,其 政治、文化意义不可磨灭。当然,儒学并没有因为 唐王朝的重视而一枝独秀,处于独尊的地位。道教 、佛教在唐代由于种种原因也获得统治者的重视, 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道教的兴盛 道家、道教在唐代受到了统治者的极度推崇, 政治地位空前。如唐高祖就曾经到终南山拜谒老子 庙;唐太宗修亳州老君庙,也十分迷信道教的养生 、仙丹灵药;唐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女 皇武则天又追封了老子的母亲为先天太后。这种情 况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有两点:一 是道教教主李耳为李唐王朝提供了一个能够提高自 己门第出身的祖先。因为在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 关陇贵族属于新崛起的权贵,山东的世家大族虽然 未居权力顶峰,但仍然具有历史留下的心理优势和 实际影响,并在社会中影响极大。唐太宗一方面打 压世家大族,另一方面也命高士廉等修纂新的《氏 族志》,新《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第二 ,而传统的山东世族则被列为第三,以此来提高李 唐新贵的地位。二是自唐太宗开始,唐代的皇帝就 非常迷恋道教的仙丹,因为他们都希望可以长生不 老。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就是因为吃仙丹导致汞 中毒而死的,高宗、玄宗都想吃丹药但是没敢吃, 武则天也非常喜欢吃丹药。①从初唐到盛唐的皇帝 对丹药的迷恋,也从客观上促使道教不断发展。 3.佛教的繁荣 佛教在唐代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佛教自西汉末 年经中亚传人中原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不断发 展,佛教在中国逐渐走向兴盛,而唐代正是佛教大 放异彩的时代。唐代佛教中的天台宗、华严宗、法 相唯识宗、净土宗等各个宗派均获得了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