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94.00
折扣价: 58.30
折扣购买: 无名的裘德
ISBN: 9787559832009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诗集,其小说作品以深邃的悲剧特质、无与伦比的自然描摹功力以及对时代的冷静观照著称,代表作包括《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等。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他是“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美国文学评论家卡尔·韦伯将之誉为“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 如果有人从那条路上经过,就可以给他打一打气了。但是却没有人来,因为向来就没有。 ★ 天公的逻辑这样令人可怕,怎么能叫他信服呢?对于某一部分受造之物仁爱,就是对于另一部分受造之物残酷。 ★ 跟一般头脑热的人一样,他不管事情的细处。他由偶然的认识中得到一般的了解之后,就不再费工夫进一步去钻研。他对自己说,以眼前而论,他必须做的就是攒钱,积累学问,作好了准备,然后再等机会(不管机会怎么来的),使他这样的人成为大学的儿女。“因为智慧护庇人,好像银钱护庇人一样。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他的愿望吸引了他的全副精神,使他没有余力来衡量他那种愿望是不是切合实际。 ★ 要取得这种资格,先得有大量的指导和天生的才能才成。一个人,用自修的方式学习,不管多博、多精,想要和老受训练有素的导师指导、按照规定的程序学习的那班人竞争,就是费十年之久的工夫,都几乎是不可能的。 ★ “朋友们,一个青年,还是应该不加辨别,不考虑自己的才能和志趣,碰到什么就做什么哪?还是应该考虑自己的才能或者原来的志趣然后再按照这种才能和志趣改造自己的地位哪?—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是我曾经想要尽力解决的问题,也是上千上万的青年,在现在这种人人追求上进的时代里,正掂算的问题。我本是按照后面那种看法做而失败了的。但是我可不承认我失败了就证明我的看法错了;假使我成功了,我也不承认因为我成功,就证明我的看法对了;但是现在一般人可都是以成败论事,他们只看见我这种看法偶然的结果,而看不见我这种看法本质上的好坏。假设我的企图实现了,我成了咱们现在看见从车上下来的这些穿红穿青的老爷,那大家就都要说啦,‘你们瞧,那个青年有多明白,按照自己天生的志趣发展前途!’但是,他们看到我这样比从前毫无进展的样子,他们就都说啦,‘你们瞧,那个家伙多么傻,凭自己一时的古怪想法想往上爬!’ ★ “但是,我只承认,我失败了,只是因为我穷,并不是因为我的意志不坚定。我这是把需要两辈或者三辈才能做到的事想要在一辈里做了;同时,我的冲动——我的感情——也许应该说我的嗜欲,太强烈了,一个没有优越条件的人,不能不受这类东西的阻碍;因为一个人想要闻名全国,要是他的血不像鱼一样地冷,他的心不像猪一样的贪,那就办不到。你们可以嘲笑我——我很欢迎你们嘲笑我——毫无疑问,我正是你们嘲笑的好对象。但是我可觉得,如果你们知道了我近几年以来都受了什么样的苦难,那你们可就要可怜我了。同时,如果他们那些人(他对学院那面一个一个来到的导师点了点头)知道了,他们很可能也要可怜我。” ★ “并不是你说的那样。”裘德说,“那孩子生来的本性,就是做得出这种事来的。大夫说,这种孩子正在我们中间出现——在我们上一辈里,还找不到这种孩子。这种孩子都是新人生观的产物。他们好像还没等到长大了、有了坚忍的力量、能抵抗人生里种种的可怕,而就认识到人生里种种的可怕了。他说,将来人们要有一种普遍的愿望,就是不要在世为人1;这件事就是这种愿望的开端。 ★ 胡适、钱锺书青睐的翻译家张谷若译“哈代三书”,外国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理想藏书”,英语文学中译的三颗明珠,翻译家们研磨学习的盛誉范本——张谷若青年时代以成功译介哈代《还乡》一举成名,继而受胡适委托翻译《德伯家的苔丝》,受到钱锺书等大家的一致赞赏,数十年来以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读哈代,就读张谷若的译本。” ★“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所给予我们的,不是关于某时某地生活的写照。这是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在一种强烈的想象力、一种深刻的诗意的天才和一颗温柔而仁慈的心灵面前时所显示出来的幻象”。(弗吉尼亚·伍尔夫) ★ 接通当下经验、值得一再重读的大师经典——哈代“所展现出的视野与洞察是与我们同时代的”(哈罗德·布鲁姆),犹如一阵恒久吹拂的强风,古老的经验裹挟着复杂的情感、开阔的风光、丰沛的诗意、深刻的悲悯,一直吹向我们今日今时的生活。 ★ 封面采用日本进口高端蒙特利卡彩纸,整版烫金,定制细丝带,为传世名著打造精装典藏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