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下

海风下
作者: [美] 蕾切尔·卡森 (Rachel Carson)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1.40
折扣购买: 海风下
ISBN: 9787504699626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保运动先驱,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轰动一时,引发了全球环保运动的浪潮。另著有“海洋三部曲”:《海风下》《海的边缘》《我们的海洋》。

内容简介

春潮大涨 深沉的暮色不知不觉间从东方迅速蔓延过海湾,将海岛笼罩在一片更浓重的阴影之下。岛的西岸,暗淡的天空隐约透露着微光,映照在湿漉漉的窄滩上,留下一条波光粼粼的水路,一直通往海天相接的深处。海滩和水面泛着金属般的颜色,闪着银亮的光泽,连界线也变得模糊起来。 海岛很小,小到一只海鸥拍打二十来次翅膀就能飞越。此时夜色已经降临,笼罩着岛的北面和东面。在这里,沼泽间的水草肆意地向漆黑一片的水中蔓延,矮生雪松和代茶冬青也淹没在一片浓重的阴影之间。 乘着暮色,一只长相奇特的水鸟从外海岸的鸟巢飞来岛上。鸟儿的翅膀乌黑,两翼尖端的距离比人的手臂还要长。它平稳而坚定地越过海湾,每次振翅都精确有力地向前飞出一小段距离。连暮色也一样决然,不偏不倚地一点点吞没水面残存的光亮。这只飞鸟叫作剪嘴鸥,是一种黑色撇水鸟。 鸟儿快要飞上岸时,身体俯冲向海面,灰茫茫的暮色清晰地衬托出它乌黑的轮廓,仿佛一只看不见的大型飞鸟从空中掠过,投下了一片阴影。倘若它每次振翅会发出声响,那声音也太微不可闻,旋即消失,只能听见潮湿的沙滩上海浪冲刷贝壳时发出的轻响。 海水在新月引潮力的影响下,拍打着扎根于海岸沙丘外缘的海燕麦。赶着最后一波大潮,剪嘴鸥和它的同伴也来到了位于海湾与大海之间的外围障壁沙滩上。先前它们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过冬,之后一路向北飞来这里。待到六月,鸟儿将伴着温暖的阳光在多沙的岛屿或是外海滩上产卵,孵出嫩黄色的雏鸟。但漫长的飞行过后,现在的鸟儿早已疲惫不堪。日间,它们等潮水退了便在沙洲上休憩,到了晚上,又在海湾或其边上的湿地漫步。 满月之前,剪嘴鸥便已熟悉了这座岛。岛屿位于一个寂静的海湾上,来自南大西洋的巨浪向海岸席卷而来。岛的北面与陆地相隔,中间有一道深深的沟堑,退潮时海浪格外汹涌。岛的南面,海滩坡度平缓,因此渔民们可以深入缓缓涌动的海水半英里a,用耙打捞些扇贝,或是拖着长长的围网捕鱼,直到海水淹没至腋下。浅滩上,幼鱼聚在一起捕食更加细小的猎物,虾群向后扑腾着尾巴跳跃。生态丰饶的浅滩每晚都引来水鸟,它们离开海岸边的鸟巢,在浅滩上方盘旋,精挑细选地捕食。 潮水在日落时分退去,此刻又重新涨起。海水漫过鸟儿午后的休憩地,顺着入海口涌向海滨湿地。入夜,水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捕食。潮水将鱼儿带到水草丰美的浅滩,于是鸟儿扇动着纤长的翅膀在水面滑翔,猎捕小鱼。由于这些水鸟以涨潮带来的鱼虾为食,所以人们又称它们为潮水鸥。 岛屿的南岸海滩,水深不过人类的手长,海水缓缓地流过凹凸不平的沙滩底部,一只剪嘴鸥盘旋着预备在此地捕食。它将翅膀向下一拍,随后又高高地扬起,以一种奇特而又欢快的律动飞翔着。鸟儿把头垂得很低,这样它长长的、形如一片剪刀的下喙便能插入水中了。 锋如利刃的鸟喙一入水,便在平静的海面上划出一道细细的水纹,旋即又荡开层层微波,波动传入水中,到了水底又反弹上来。正漫游着觅食的鲇鱼和鳉鱼察觉到了水波的荡漾。在鱼类的世界里,声波可以传递很多信息。有时,震动是由小虾或者桨足甲壳类等可供鱼儿捕食的动物在水面成群而过引起的。正因如此,一有鸟儿掠过,饥肠辘辘的小鱼就好奇地探向水面。于是,一直在四周盘旋的剪嘴鸥立刻转头,沿原路往回飞,只见它短小的上喙迅速地一张一合,猛然间,咬住三条鱼。“啊——,哈——!哈——!哈——!”剪嘴鸥发出叫喊,声音刺耳而洪亮。叫声顺着水面传得很远,仿佛又有回声从另一端的湿地传了回来,那是同伴们的回应。 潮水一点点涌向多沙的海岸,剪嘴鸥来回穿梭于岛屿的南岸海滩,引得鱼儿循着波动探出水面,随即被猛然转身的剪嘴鸥一口衔起。待填饱了肚子,它便拍打几下翅膀盘旋而升,之后环岛飞翔。飞过沼泽密布的海岛东端时,成群的鳉鱼正在水草中穿行。对鳉鱼来说,剪嘴鸥并不危险,因为它的两翼太宽,无法穿越成簇的植被。 到了由当地渔民建造的码头一带,剪嘴鸥猛一转身,飞越沟堑,又从盐沼的高空席卷而过,尽情享受翱翔的乐趣。过一会儿,它又加入同伴们组成的鸥群,群鸟在沼泽上方结成行列,时而像夜空下的暗影,时而又仿如幽灵,像燕子似的盘旋,露出洁白的胸脯和隐约透着微光的腹部。飞翔时,鸥群叫声渐响,仿佛组成了一支怪异的暗夜合唱团,发出混杂着高低音的奇特声调,一会儿柔和如哀鸠,一会儿尖锐如乌鸦。鸥群的合唱忽高忽低,时而高亢时而短促,渐渐在沉寂的夜空中淡去,空留那如同远方猎犬吠叫声的余音。 剪嘴鸥环岛而飞,一次次穿越岛屿南面的沼泽上空。涨潮期间,它们成群结队地在这片安静的海湾捕食。剪嘴鸥喜爱夜色深沉,特别是今晚,厚厚的云层堆积在海天之间,月光也黯淡了。 海滩上,潮水涌动,夹杂着柔和的叮当响声。海水流过成排的铃贝和小扇贝,又迅速涌到堆积的海生菜下方,搅动着因午后退潮而藏在此处的沙蚤。沙蚤用背和最上方的触角游水,随着潮水起伏漂流而出,又被水流带回。夜间,它的天敌沙蟹会在沙滩上迅捷而悄无声息地移动脚步捕食,因而此刻在水中畅游的沙蚤还算安全。 那晚,除了剪嘴鸥,还有许多生物来到环岛浅滩觅食。夜色渐深,潮水交叠着一浪高过一浪,漫过湿地间的水草。只见两只菱斑龟滑入水中,加入同伴们移动的队伍中。这两只菱斑龟都是雌龟,它们刚刚在高潮线之上产卵。雌龟在柔软的沙滩上用后腿挖出形如罐子的沙坑,且因它们偏长的身材不便行动,沙坑并不算深。之后它们便在这里产卵—— 一只产下五枚,另一只产下八枚。产卵后,雌龟仔细地在上面覆盖了一层细沙,再围绕着沙坑来回爬行,以掩盖此处筑巢的痕迹。沙滩上也有其他龟巢,但没有哪个筑成超过两周之久,因为菱斑龟的繁殖季从五月才开始。 1.环保运动之母、《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经典之作,也是蕾切尔·卡森作为海洋生物学家的处女作 2.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39周,被译成20多种文字,畅销80余年不衰 3.诗意科普的代表,用如诗如画的文字,描绘了瑰丽、玄妙、雄奇的海洋世界。 4.以鸟和鱼之眼,看海洋的四季流转,感受海风下的生命奇迹与伟力。每一只鸟、每一条鱼,都有自己的故事。 5.核污染水永久危害海洋的当下,带我们回顾那尚未被工业大规模污染的海洋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