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43.80
折扣购买: 惊天核网(上下)
ISBN: 7532737233
断箭 一九七三年十月六日星期六,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叙利亚对以色列控制 下的戈兰高地发动了突然袭击。军事评论家们谈及此事,多数都会不由自主 地想起拜伦诗中的一句话:“犹如豺狼入羊圈。”毫无疑问,在对作战计划 做最后修订时,叙利亚的司令官们一相情愿地把自己当成了豺狼,脑子里想 的就是拜伦的那句话。他们计划投入数量巨大的坦克与火炮,其数量之大连 希特勒手下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装甲部队将领都难以想象。 然而,就在十月六日当天叙利亚军队却发现,他们想象中的羊群根本不 像田园诗歌中描写的那么温驯,它们倒更像秋季进入了发情期的大角公羊。 戈兰高地上只有两个旅的以色列部队,虽然数量只是对方的九分之一,但都 是精锐部队。第七旅踞守戈兰高地的北部,铁打不动,它的防御体系既坚韧 又灵活。各支部队都能坚守各自的据点,并将突入的叙利亚部队引到了遍布 石块的狭窄峡谷里,让埋伏在“紫线”背后的以色列装甲部队钳制并粉碎他 们。第二天增援部队才开始到达,在此之前局势虽然还在以军掌控之中,但 已显得岌岌可危。到第四天快要结束时,攻击第七旅的叙利亚坦克部队已成 了一堆尘烟滚滚的破铜烂铁了。 巴拉克旅(“雷霆旅”)驻守高地南部,它的运气就没有第七旅好了。这 里的地形易攻难守,而叙利亚攻击这里的部队似乎也得到了较好的指挥。不 到几小时,以军防线就被突破,巴拉克旅也被肢解成几股小部队。不过事后 证明,每股小部队都会向叙军发起凶猛的反击。叙利亚先头部队利用这些已 被突破的缺口,冲向他们的战略目的地——加利利海。随后三十六个小时里 的战局足以证明,这是自一九四八年以来以色列部队所遭遇到的最严峻的考 验。 增援部队第二天才陆续到达,不得不以零星小股形式投入战斗——填补 防线缺口、封锁道路,甚至要集合那些在严峻的激战中被打散的部队战士。 他们不得不避开阿拉伯军队的正面进攻,这对以色列人来说还是有史以来第 一次。直到第三天,以色列军队才得以攥起铁拳,先是包抄合围,而后彻底 粉碎了向纵深挺进的三支叙利亚部队。此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立即转入了反 攻。一阵狂怒的反攻之后,叙利亚人被轰回了他们自己的首都,拱手交出了 一片凌乱地散布着烧毁的坦克和破碎的尸体的战场。这一天结束之前,巴拉 克旅和第七旅的骑兵从以军广播里听到了以色列国防军最高指挥部发布的一 条电讯: 你们挽救了以色列人民。 他们确实挽救了以色列人民。然而奇怪的是,除了一些军事学校教材之 外,世界上很少有人记得这次英雄史诗般壮丽的战役。不像一九六七年的“ 六日战争”,那时在西奈半岛上以军以行云流水般的作战部署及几场战役在 全世界激起了一片欢腾,赢得深深的敬佩:他们渡过苏伊士运河、夺取了“ ‘中国’农庄争夺战”的胜利,包围了埃及第三军——但是这次戈兰高地之 战却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联想,因为这次战役距离以色列本土实在太近了。 尽管如此,那两个旅的幸存者明白自己做过怎样的贡献,他们的长官也惊喜 地了解到,在那些明白该怎样衡量这场殊死搏斗中所蕴涵的战术技巧和英勇 气概的职业军人心目中,他们会把这场高地保卫战与温泉关战役①、巴斯托 涅守卫战②、格洛斯特高地守卫战③等历史上著名的防御战并立青史。 不管怎么说,每一场战争都会出现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这次“十 月战争”也不例外。……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