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苑
原售价: 76.80
折扣价: 52.99
折扣购买: 随性论书
ISBN: 9787515108476
参加“龙泉论剑”,得到一柄龙泉宝剑,归而横置 案上。临池面对,忽有所悟。龙泉者,利物也,然收锋 藏刃,敛于匣内,则浑然厚朴,沉稳妥帖。倘锋芒毕露 ,寒光四射,难免会令人惊惧不安。若抽剑弃去,仅余 空匣,则又轻飘如无物。由是观之,锋不可无,锋贵在 藏,锋收锋露,应合乎所需。用笔之道,能做如此观否 ? 剑道书道,归乎大道。论剑联想到论书,不亦宜乎 ? * 余高中毕业,曾在东白山务农四载,上山伐竹,以 十数株一捆,呈倒三角形固定之,便于负荷。每株竹均 须保持平衡,搁置时先事掂量,找准重心,做到势顺力 合,然后借助倒三角形将重量汇集于肩头之上。若毛竹 杂然而陈,重心不稳,失去平衡,则虽力能拔山,亦难 背负前行。写字不怕笔画繁多,字体繁复,只怕重心失 衡,立足不稳,须知横竖撇捺之间,自有均衡机制在焉 ,上下左右,均需兼顾。流汗背竹时无暇顾及写字,悠 闲写字时却念及背竹,亦人生快事也。 * 笔者手之余,手者心之余,心者气韵之余。气韵赖 心而生,赖手而传,传诸毫管,传诸笔端,传诸纸上, 则满纸生动。故用笔之难,不在运全身之力于握笔挥毫 ,而难在借全身之力注气韵于毫端纸上。若心无气韵, 则虽力有千钧,字必神采全无,力大何益? * 常云“字如其人”,则读帖必先识人,了解书家的 整体风格面貌。既识人,则字字似曾相识,如见其面, 如闻其声,有血肉,有个性,了然于心,而后方可动笔 。 * 谢无量的书法充满稚拙气,人称“孩儿体”。于右 任曾赞扬谢无量的书法:“笔挟元气。”“我自愧弗如 。”未知于右任所云“元气”,是否与“稚拙气”有关 我想,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仅仅孩儿式的稚气便佳, 那么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书法岂不出手便了得?其实还是 需要有深厚老辣的功夫,只是能藏铁骨于童真,寓老辣 干童趣,赤子其人,赤子其心。赤子其字,返璞归真, 方能于稚拙中更见“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