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4.00
折扣价: 33.50
折扣购买: 聋哑时代
ISBN: 9787559826329
双雪涛,出生于八〇年代,沈阳人,小说家。曾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南方人物周刊》年度青年力量奖,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智族GQ年度人物。已出版作品包括《天吾手记》《聋哑时代》《翅鬼》和短篇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猎人》。
★ 我写下这部长篇小说的第一行字“小学毕业的时候,是 1997 年的夏天,和之后每一次毕业一样,炎热而干燥。”在这个时刻,我发现他们全都回到我的身边,无论身在哪个角落都要把球传给我,看着我吃各种颜色的冰激凌,搂着我的脖子,长发盖在我的肚子上。我以为已经远去的他们,我无法准确记起的他们,原来用他们的方式一直待在我身边,从没有把我丢下。而小说的最后一行字,也就是那个光明的结尾也已经在我的脑海里。 ★ 为什么世界上一定要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童年?一种是知道所有草木的名字,知道公牛的犄角和母牛的犄角有什么不同,可却不能去念哪怕一天的书,或者即使历尽千辛万苦坐在教室里,不一定哪一天因为一场大风或交不上几块钱的学费,就要回家继续去温习关于草木和母牛的知识 ;另一种被逼着放弃这个参差多态的大千世界,每天被关在装着铁丝网和监视器的校园里,教室牢不可破,人生的意义就是无休止地和冷冰冰的书本周旋,而且不知道到哪天算是完结的一天。为什么我们都是一样的十几岁的孩子,都长着一个脑袋,两只手,两只脚,可一种一定要把脑袋累得要烧掉,手和脚的用处只是写卷子和走到教室和考场,另一种却要四肢不停地劳作,脑袋荒废得要长出杂草,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折中的生活,全身上下都用上一用,然后才知道最适合用哪个? ★我和她在日后不断地回忆着那天的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我才发现原来那天不但在我的记忆里一直保持着栩栩如生的本来面目,就像是冻在冰山里的猛犸象一样。在她的记忆里同样毫发毕现,没有一个细节褪去颜色。我的理由当然是从那天开始我爱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再是一个幻想,并且一直爱了好多年。她的理由则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拒绝过她,也从来没有人给一句答案加上十年的日期,这句话虽然严重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同时也让她觉得,似乎感情这东西突然旷远起来,不再是眼前的小情小爱,即使她不相信十年之后会如何。 ★小时候,就在这个房间里,我对你说过,我心底有个大洞,装多少东西都装不满,现在我们长大了,我又遇见你,我以为只有一个你,就可以把这个洞堵住。我还是不行,我比那时候还坏,我不知不觉,已经和别人一样,变成了自己以前厌恶的那种人。在你面前的我是最好的我,但是不是真正的我。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回忆初中的事情,那时候确实痛苦,你把那时候的痛苦当作一切的痛苦,我不想告诉你,和现在相比,那时候的痛苦太单纯。只有一个目标,成王败寇,付出就有收获,现在可不是这样,就算你付出很多,就算你对一个事情特别热爱和坚定,只要你是弱小的,纯粹的,天真的,生活还是会伤害你,毁灭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去生活,如果你不把你的灵魂交出去,它就消灭你的肉体。我终于认清了这个道理,活着就是一种交易。 ★在我无法控制自己,因为思念脸憋得通红,疯了一样胡言乱语的时候,她摸摸我的头发,给我洗个苹果吃。那段时间我吃了无数个妈妈洗的苹果,吃下去之后果然平静许多,不知道是苹果还是妈妈的功效。父亲去世之后,妈妈把她和父亲的三十年前的结婚照找出来,放大,镶框,摆在床头。一天,当我看到妈妈用自己准备的小手帕轻轻地擦拭照片上的玻璃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自私啊。她和我一样,失去了唯一的爱人。 ★80一代青春终曲,唤醒成长之痛。我们总会一次次回到少年时代,那里保存着生命最初的模样。90年代末的东北小城,暗色调的108中校园,七个凌厉的少年故事,一段温柔陡峭的青春回忆,一部80后的精神成长史。任何一个夏天都无法与那个夏天相比,少年们沉默不语,少年们凶猛炽烈,他们的脸上有着和我们当初一样的表情。 ★为聋哑时代的失声者作传,这本书,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关于成长路上的疼痛与代价,关于那些远去的人,朦胧的爱情、年少的挚友,关于少年的锋芒如何陨落黯淡,向平庸的现实妥协,关于一个人如何在荒谬的世界孤独地长大,一一交出自己最心爱的事物。这是一代人的青春,也是所有人的青春。 ★小说家双雪涛的自愈之作,新版完整呈现。新版恢复原作千余字篇幅,保存小说原初面貌,作品首次完整呈现。不同于《平原上的摩西》的锋利冷硬,小说家用温柔的笔调、元气饱满真挚的汉语、爱与温存的目光,打量少年时代的梦和伤痕,为同代人的青春留下存证,替沉默的人说出自己的故事。 ★汉语小说青春书写的开拓性作品,双雪涛的少年故事,有塞林格式的叛逆与反思精神。 不同于我们熟悉的80后青春叙事,小说以锋芒之笔,剔开青春温暖背后世界的残酷;以少年之眼勘察人性明暗,书写个体与世界冲撞之间对自由和自我的恒久探寻;以一部鲜活的东北少年人物志,交织出时代暗影之下一代人的青春与命运,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