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14.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名人传(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
ISBN: 9787115304995
在他那深褐色的脸颊上,一双深邃的眼睛时不时会闪射出一种野性的 光芒,看上去眼睛是黑色的,而实际上却是灰蓝色的。贝多芬的双眼平时 细小、深陷,只有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眼珠在眼眶中不住地旋 转,如实地折射出它们真正的思想内涵(详细描写贝多芬的眼睛,突出人物 外貌特征)。他的微笑总是**优美的,谈话的时候神态亲切可爱。 他的笑有时却令人讨厌,甚至粗野、难看,但这种情形通常为时很短 。为何会是这样呢?因为那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发出的笑。贝多芬的表 情通常是十分忧郁的。这就是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音乐天才在同代人的 印象中留下的印迹。 他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几乎陪伴了他的一生。他给人 的感觉,总是在痛苦中苦苦挣扎,不断地同生命的不公进行抗争。这个世 界没有能够给他应有的欢乐,他却把自己创造的欢乐毫无保留、毫无怨言 地给予了这个世界!他用他的苦难为人类铸就了无尽的欢乐,好似贝多芬 的那句经典名言,那是一句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用来激励一切英勇心灵 的话:“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贝多芬1770年12月16*出生在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祖父名叫 路德维希,是一位乐手,出生在安特卫普,他20岁的时候来到波恩,并在 此定居下来。祖父在贝多芬*后的音乐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到祖父的影响,贝多芬的父亲也是一个乐手,擅长男高音,他为人粗鲁, 并且酗(沉迷于酒、撒酒疯的意思)酒。贝多芬的母亲曾是祖父家的一位女 仆,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凡的音乐天赋。他 父亲当时把他当作神童一般地炫耀。四岁时,他就被父亲整天地钉在洋琴 前。童年时期的贝多芬曾经向父亲作过抗争,为此,父亲常常用暴力来迫 使他学习音乐。 由于家境的原因,在少年时代,贝多芬就得*心家里的经济问题,考 虑如何挣到面包和学费,这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显得过早。11岁的时候, 贝多芬加入了戏院乐队;13岁的时候,他当上了乐队的大风琴手。1787年 ,贝多芬失去了亲爱的母亲,这对他打击很大,几乎让他一蹶不振(一跌倒 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蹶)。在17岁 的时候,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需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兄弟以及那个不争气 的父亲。因为贝多芬怕父亲将他的薪水全部拿去喝酒,乐队负责人直接将 他父亲的薪水交给贝多芬。即使贝多芬的童年是如此的悲惨,但这位音乐 巨人却对家乡波恩永远有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即使后来他几乎终身在 维也纳工作生活,也是如此。 在贝多芬母亲去世的两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大革命的浪潮让欧 洲民族摆脱了封建主义奴役。法国大革命的战火几乎波及整个欧洲,革命 浪潮也蔓延到了德国。而波恩大学就是那时的新思想新文化中心。17**年5 月14*,贝多芬通过选拔考试正式入学了。在德国文学课上,年轻的贝多 芬听到:“专制的铁链斩断了,幸福的德意志民族终于迎来了曙光!” 1792年的11月,正当战事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熟悉的故乡,来到 了陌生的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 革命的氛围深深地影响着这位年轻的作曲家,他的内心*到了爱国情 绪的鼓动。在1796年与1797年的两年里,贝多芬先后写出了《行*曲》和 《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族》这两首爱国歌曲。《第二交响乐》所特有的战 斗气息,能够使人仿佛又回到了他诞生的那个*火纷飞的年代。1803年, 这时的大革命已经波及了维也纳,拿破仑数次打败奥地利,兵临维也纳城 下。贝多芬十分渴望民族独立以及**独立,他动员“大家携起手来,建 立一个独立**的**,实现全人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