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挺胸的意味(利他)/星云法语
ISBN: 9787108052407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佛光山开山宗长,**佛光会世界总会总会长,临济宗第48代传人。一生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200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16所佛教学院,培养佛门专业人才。此外,为推广社会教育,创办了均头和均一中小学、普门中学、南华大学、佛光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澳大利亚南天大学,创办了《人间福报》、人间卫视等媒体。大师著作等身,很多被翻译成英、德、*、韩、西、葡等多种文字广泛传播。多年来大师奔走于海峡**和世界各地,传递友爱与和平,为社会各界所尊重,2013年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价值观 人,必须时刻反躬自省,才能进德修业;耳中能 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也是进德的砥石 。此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进德之道 。人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有四点看法: **。无财非贫。无学为贫 有的人觉得自己没有钱,自己很贫穷。其实,没 有钱财不算贫穷,不学无术才是真正的贫穷。一个人 没有知识、没有学问、没有技能,将来如何谋生?即 使祖先遗留再多的家产,也总有坐吃山空的**。再 说,自己没有一点学养、内涵,这种精神上的贫乏, 才是真正的贫穷。所以过去说“万贯家财,不及一技 随身”,自己有智慧、有学问,才是重要! 第二,无位非贱,无耻为贱 “位高权重”,说话可以呼风唤雨,这是多少人 所向往的,多少人因此每天汲汲于功名利禄的营求。 其实,没有当官、没有地位,并非卑贱,无耻才是贱 。有的人虽然身居高位,但因为是用不正当的手段“ 买官”而当选,如此纵使有了官位,也是给人瞧不起 。所以人格的贵贱,不是看表面上的地位高低,而是 看他能否知廉耻、有惭愧心,懂得崇廉尚义,才是人 格*大的尊严。 第三,无寿非夭。无志为夭 老人不在年龄,而在心境;人的寿命长短也不在 岁月,而在有志无志。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去世,人家 就说这是天亡,是短命鬼。其实,短命不怕,历** 一些有声望的人,他们在世上的寿命并不长,却留给 后人无限的怀念。一个人的功业并非靠年岁所成就, 有志不在年高;在世间的寿命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 在于精神上的寿命,所以人要立志。 第四,无子非孤。无德为孤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过去根深蒂固的观念。其 实,养儿不见得能防老,积德才能防老。我们看社会 上,有的人儿女成群,但因子孙不孝,老来孤苦无依 者有之;有的人虽然无儿无女,但是他到处行善,照 顾孤苦,他把天下人当成是自己的儿女,他就拥有天 下人为儿女。所以,没有儿女不要紧,就怕没有道德 ,所谓“人有德,必有芳邻”,有德的人,自然不会 孤独。 人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才会活得丰富,活 得充实。 健全的思想 人,*奇妙的就是有思想。个人有个人的思想, 有健全的,也有不健全的,人人不一样。要创造事业 ,要有健全的思想;要立身处世,甚至持家治国,都 要有健全的思想才能成功。什么是健全的思想?提供 以下四点意见: **,没有地域观念的分别 现在是“无国界”的时代,*需要有“天下一家 ”的恢宏思想。但是有些人经常强调你是南部人、我 是北部人、我们是本省人、你们是外省人,这种地域 观念,只会造成矛盾和族群排斥现象,对整体而言并 非善事。若能泯除分别,不分彼此,不相阻碍,如重 重无碍的灯光,同体共生,社会才会平安**。好比 **澳大利亚,尊重多元种族的发展,因此呈现多元 文化的蓬勃朝气,令人称赞与欢喜。 第二,没有重男轻女的歧视 人在性别上都是平等的,应该*到同等的看待与 尊重。像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女性或做民意代表,或担 任部门首长,这都是人权进步的好现象。今后要进步 ,应以人的才、德为标准,没有男女轻重的歧视,人 类才会*上一层楼。 第三。没有见解谬误的邪知 现在有一些智慧型的罪犯,就是“聪明反被聪明 误”,或者错误的见解,引发无穷的祸患。比如喜杀 、乐杀,见别人杀而赞叹杀;自己盗取他物,教唆别 人偷盗,见人盗窃心生欢喜,这种行为甚至罪恶*深 。 自己喝酒,强迫别人喝酒;自己妄语,以别人* 骗为乐,凡此种种为见解上的错误,实在难以挽救。 所以,健全的思想,要建立在没有见解上的谬误和邪 知。在佛教认为破戒好比树木折干损枝,还可以忏悔 改过;见解错误的破戒,如同*烂的根茎,就无法忏 悔回头了。因此切莫因为一时的邪知邪见,把微小的 罪过,演变成万劫不复的重大罪孽,而留下无边遗憾 。 第四。没有对人记恨的心理 打倒不喜欢的人,对自己就好吗?嫉妒比你强的 人,自己就会成功吗?不会的。仇恨只会自我障碍, 不会进步,*后发现什么也得不到。儒家说“君子无 隔宿之仇”,佛家也说“不念旧恶”,转个念头放下 ,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千万别把烦恼带到*上 ,否则白他无益,那就太划不来了。 怀让大师以“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点拨马祖道一禅师的执着;百丈禅师以“不昧因果” ,开解问道老者的疑惑,脱去五百世为狐狸之身,可 见建立正知正见的重要。因此,要多读好书,多闻正 法,亲近善知识,养成正见的人格。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