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人民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3.30
折扣购买: 金融的战争
ISBN: 9787212056315
约翰·穆迪,华尔街著名投资评估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创始人,创建了“穆迪信用评级体系”。他终生沉浮于风云莫测的资本市场上,亲身经历了美国华尔街的崛起与兴盛。
但当铁路建设不断扩张时,对更有韧性的铁的需求开始稳步 增加。钢铁是建造铁路的理想材料,但制造成本实在太高。如果 某个天才能够发明一种低价炼钢的方法,他将是这个世纪的恩 人。当对一种事物的需要非常紧急和迫切时,通常会出现这种 事情,即需要的天才就会出现。1847年,一个36岁的年轻人威 廉·凯利(William Kelly)买下了肯塔基州艾奥瓦的埃迪维尔 (Eddyville)附近的苏万尼炼铁厂(Suwanee Iron Works)。 凯利是个很有创造发明天赋的人,却也是一个糟糕的生意人。他 想专门生产用来制造糖壶的高品质锻铁。为此他发明了一种制造 大壶的新方法,这就是不久之后著名的“凯利的壶”。但这个方 法是一个古老且慢吞吞的方法,需要使用大量木炭,也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 一次偶然的机会,凯利发现不需要木炭,空气也能成为燃 料。古时,每一个炼铁工人都相信冷空气会使热铁变冷。但凯利 是一个冶金学学生,他知道碳和氧彼此相吸。因此,一天,当他 看到熔化的金属黄块没有炭也变得白热时,他立刻灵光一闪,想 出了主意。当然,这像呼吸一样简单。当空气被吹入熔化的金属 时,氧气与铁的杂质结合在一起,把纯铁留了下来。这一发现, 冲昏了凯利的头脑,他立即向公众宣布了自己的发现。但他没有 得到表扬和奖赏,而是遭到了嘲笑。他发现无法使任何人相信他 神智健全,因为他的买家声称如果不是以“正常方式生产出来 的”,将拒绝购买他的产品,最终,他破产了。但凯利仍然坚持 自己的工作,在几年后,他确实大规模地生产出了韧性钢。 但钢铁得以大规模地投入应用,并不仅仅是依靠凯利的发 现。在美国钢铁使用者开始接受美国人自己制造的钢铁之前,他 想出的这种方法不得不先在国外投入应用。到目前为止,实际上 几乎美国使用的所有钢铁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传统认为钢铁本质 上是英国人的产品,并不是国产的。因此,大多数人把美国人制 造的钢铁看做假冒货,把进口的当做唯一的真货。当凯利做实验 时,一个叫亨利·贝西默的英国人也想到了同样的主意。不久, “贝西默”钢铁开始在美国少量出现。自从1847年,凯利其实也 在做同样的事情。但购买商立刻接受了进口的“贝西默”钢铁, 却仍然对凯利的“傻子钢铁”持有偏见。 这件事情之后,凯利的事业经历了各种波折。很多年后,他 才被看做真正的美国炼钢法的发明者。最终,他获得了专利,但 却因失败的生意管理而失去了它,直到内战结束很长时间后,他 才为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一些经济回报。不过,最终,他对工业的 贡献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赞誉。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在亨利·贝 西默之前,他就已经发明并完善了“贝西默炼钢法”,尽管是英 国人更早更迅速地将他的劳动成果付诸现实。 美国内战末期,随着庞大的太平洋铁路建设规划的成形,铁 路钢铁需求的激增加重了国内所有工厂的负担。由于生产成本下 降,钢铁使用在商业上成为了可能,大量的资本正在这个新工 业中寻求投资的机会。铁工业似乎终于能够发展成为高回报的 产业。因此,1864年5月,安德鲁·卡内基想到了这一点,从托 巴斯·N.米勒那里花8920美元购买了钢铁制造公司1/6的股票。 当时,其他股东都是卡内基的儿时朋友——亨利·菲普斯和安 德鲁·克洛曼。大约就在同时,卡内基成立了基斯东桥梁公司 (Keystone Bridge Company),埃德加·汤姆森、斯科特上校 和其他铁路官员都加入该公司的融资计划中。精明的卡内基从宾 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设法获得了支持,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金 矿,因为这家公司此时正在修建大量的钢铁桥梁,当然,基斯东 桥梁公司获得了它能掌控的所有生意。 内战后,当价格下跌时,卡内基的钢铁生意出现倒退,但艰 难的时刻很快就过去了。生意复苏时,卡内基买下了克洛曼和米 勒的所有股份,完全控制了公司,从此,公司再也没有面临过真 正的困境。安德鲁·卡内基迅速赚了大笔的钱,在1873年金融危 机之前,他已经成为了百万富翁,是美国的钢铁大亨之一。 人们经常说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个用“贝西默炼钢 法”制造钢铁的钢铁大亨。其实并非如此。在这一行业,卡内基 并不是创始人,就像约翰·洛克菲勒在石油业一样。和洛克菲勒 一样,开始时,他对这个新想法并不感兴趣,直到它的实用性和 未来的成功可能已经被其他人证明。当1864年卡内基进入钢铁业 时,他仍然固守一个想法,即老工艺制造的韧性铁是未来标准的 铁轨金属材料。但到1866年,许多制造商开始使用贝西默法,取 得了成功。此时,他的一个合伙人威廉·科尔曼建议也使用贝西 默方法来制造钢铁。其他合作人表示同意,但卡内基坚决反对。 事实上,卡内基是一个金融家、资本家、商业推手,但并不是一 个真正的钢铁专家。随着生意不断发展,他在企业管理上花费的 时间越来越少,而把注意力主要转向在全国市场中推广普及卡内 基产品。他马上迁居到纽约,开始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希望为 自己和企业获得声望。他四处旅行,多次前往欧洲。在英格兰, 他很快听说了贝西默炼钢法,意识到这种新方法或许是合理的, 应该得到采纳。经过全面的调查,他改变了主意,迅速返回匹兹 堡。令他同伴吃惊的是,他谈论的内容,除了钢铁还是钢铁。没 多久,卡内基一麦坎德利斯公司宣布成立,资本大约为70万美 元。卡内基还拿出所需要的钱,开始建立一个大工厂,这是他计 划的第一步。 新工厂离匹兹堡只有几英里,根据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总 裁的名字,起名为“埃德加·汤姆森钢铁厂”。这是卡内基又 一个精明的投资项目,他希望从铁路修建的巨大消耗中获得所 有订单和好处。而且,那时很少有或者说几乎没有铁路规章, 铁路减免税款(Railroad rebating)在石油和钢铁交易中都是 合乎常规的。事实上,任何大的托运人通常都能从铁路系统获 得部分折扣,而小托运人则没有这种好处。通过这种方式,卡 内基觉得与宾夕法尼亚铁路系统的官员们保持密切联系是一件 有价值的事情。 P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