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精选(精)/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书系

沈从文小说精选(精)/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书系
作者: 张秀枫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沈从文小说精选(精)/中国现代名家经典书系
ISBN: 97875639311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时间是一世纪以上,因此,近来有一类人,就是那类说来俨然像骂人 似的,所谓“杂种”,就很多很多。起初由总兵营一带,或更近贵州一带 苗乡进到城中的,我们当然可以从他走路的步法上也看得出这是“老庚” ,纵然就把衣服全换。但要一个人,说出近来如吴家杨家这两族人究竟是 属于哪一边?这是不容易也是不可能的!若果“苗女儿都特别美”,这一 个例可以通过,我们就只好说凡是吴家杨家女儿美的就是苗人了。但这不 消说是一个笑话。或者他们两家人,自己就无从认识他的祖宗。苗人们勇 敢,好斗,朴质的行为,到近来乃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种普遍的德性。关 于打架,少年人秉承了这种德性。每一天每一个晚间,除开落雨,每一条 街上,都可以见到若干不上十二岁的小孩,徒手或执械,在街中心相殴相 扑。这是实地练习,。这是一种预备,一种为本街孩子光荣的预备!全街 小孩子,恐怕是除非生了病,不在场的,怕是无一个吧。他们把队伍分成 两组,各由一较大的,较挨得起打的,头上有了成绩在孩子队中出过风头 的,一个人在别处打了架回来为本街挣了面子的,领率统辖。统辖的称为 官,在前清,这人是道台”,是游击,到革命以后;城中有了团长旅长, 于是他们衔头也随到改变了。我曾做过七回都督,六弟则做过民政长,都 督的义务是为兄弟伙出钱备打架的南竹片;利益,则行动不怕别人欺侮, 到处看戏有人护卫而已。 晚上,大家无事,正好集合到衙门口坪坝上一类较宽敞地方,练习打 斤斗,拿顶。’倒转手来走路,或者,把由自己刮削得光生生的南竹片子 拿在手上,选对子。。出来,学苗子打堡子凹时那样拼命。命固不必拼, 但,互相攻击,除开头脸,心窝,“麻雀”,只在一用腰带绑其一手,以 一手同人来斗的,也有两人与一人斗的。总之,此种练习,以起疱为止, 流血,也不过凶,不然,胜利者也觉没趣,因为没一个同街的啼哭回家, 则胜利者的光荣,早已全失去了。 这一街与另一街必得成仇,不然,孩子们便找不出实际显示功夫的一 天!遇到某街某衙,土地戏开场,他们就有得是乐了。先日相约下来,做 个预备。行使通知的归都督,由都督下令檄"团长去各家报告。各人自预备 下应用的军器弘,这真是少不得的一件东西!固然,正式冲锋上,有由各 方首领,各选人才,出面单独角力,用不着军器的时候,但,终少不了! 少了军器,到说“各亮器械宽阔处去”时,恐怕气概就老不老早先馁”下 了。或是短短木棒,或是家中晒棉纱用的小竹筒,都可以。最好最正式的 军器是“南竹块”,这东西,由一个小孩子方面打到另一小孩子身上时, 任怎样有力,也不会大伤。且拿南竹片可以藏到袖中,孩子们学藤牌拍时 ,又可以充砍刀用,所以家中也不会禁止。缺少军器的可以到都督处去领 取两枚小钱,到钱纸铺去,自己任意挑选。竹片在钱纸铺中,除了夹纸已 成了废物,也幸有了这样一种销路,不然,会只有当柴烧了。 团长通知话语,大约如下: “据探子报;△月△日,△△街,唱土地戏△天,兄弟们应各备器械 ,前往台边,占据地盘。奋勇当先,各自为战,莫为本街出丑,是所望于 大家!” 此出于侵略一方面,能具侵略胆量者,至少总有几位脚色,且有联络 或征服其他团体三个以上的力量才敢正式宣布,不然,戏纵要看,也只好 悄悄的,老老实实的,站在远远的地方观望罢了。戏属本街呢,传话当为 “_△月△日,本街△段唱木人头戏,热闹非凡,凡我弟兄,俱应于闹台锣 鼓打过以前,执械戎装到场,把守台边。莫为别地痞子欺侮,致令权利失 去!其军械不齐又不先来都督处领取款子的。罚如律。” 关于赏罚律,抄数则例示。 见敌远走者,罚钱一文。 被打起疱不哭哼者,赏钱一文。 在别处被二人以上围打不伤者,赏钱二文。 被人骂娘二句,挑战不敢动手者,罚钱二文。 不是说到这一群小宝贝预约下来的事情么?在戏场开锣以前,空头唢 呐还呜呜的吹时,本街的孩子们,三个五个,满面光辉,如生日是属于自 己一样,吃得肚子饱饱的,迎上前去,就把戏台包围了。所谓台,可不是 玩意儿,冠冕堂皇,真了不得呀。十多根如同臂膊大小的木杆竹杆,横七 竖八的在一些麻绳子的束缚下绑好后,(远看正如一个立方体的灯笼架子) 接着是用破破烂烂灰布青布帐篷一类套上去,照此一来,太阳可以不会再 晒到鼓起嘴巴吹唢呐的老老。秃顶了,一些木头傀儡也就很安静于一方阴 影下老老实实休息着了。布篷套上后,已不再像灯笼架子,到后又得那类 庙中用的幔子把打锣鼓一般人分隔到内房去,于是远远的看来,俨然也成 了一个戏台模样。 打闹台过后,不久就是为某乡约鲫,某保正,或是某老太太,打加官 的一套把戏。P33-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