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撒尔银碗(鲍尔吉·原野短篇小说选)

哈撒尔银碗(鲍尔吉·原野短篇小说选)
作者: 鲍尔吉·原野
出版社: 内蒙人民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哈撒尔银碗(鲍尔吉·原野短篇小说选)
ISBN: 9787204097104

作者简介

蒙古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我国著名作家。 在大陆出版《掌心化雪》等31种散文集,在台湾出版《现代文学典藏——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等2种散文集。十几年中,作品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曾获《人民文学》杂志散文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文汇报》笔会奖,内蒙古自治区文艺特殊贡献奖及金质奖章。被席慕蓉称为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王鼎钧将其作品誉为“玉散文”。

内容简介

巴甘的蝴蝶 1 人说巴甘长得像女孩,粉红的脸蛋上有一层黄绒毛,一笑,眼睛像弓 一样 弯着。 他家在内蒙古东科尔沁的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大 片绿草 上,黄花先开,六个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铃兰花等到矢车菊 开败才 绽放。每到这个时候,巴甘比大人还忙,那时他三四岁。他采一朵铃兰花 ,跑几 步蹲下,再采红火苗似的萨日朗花,开裆裤鼓出两瓣屁股。 妈妈说:“老天爷弄错了,巴甘怎么成了男孩儿呢?他是闺女。” 妈妈告诉巴甘不要揪花,“奥布德简休。”——蒙古语,疼呢。他把 花带土挖 出来,浇点水,栽到什么地方。这些地方是箱子里,大舅江其布的烟荷包 里,收音 机后面,还有西屋的皮靴里。即便到了冬天,屋里也能发现干燥裂缝的泥 蛋蛋, 上面有指痕和干得像烟叶一样的小花。 巴甘的父亲敏山被火车撞死了。他和妈妈乌银花一起生活,庄稼活— —比 如割玉米,由大舅江其布帮助。大舅独身,只有一匹3岁的雪青毛骟马。妈 妈死 后,大舅搬过来和巴甘过。 妈妈得的不知什么病,其实巴甘也不知什么叫“病”。妈妈躺在炕上 ,什么 活都不干,天天如此,额头上蒙一块折叠的蓝色湿毛巾。许多人陆陆续续 看望 她,包括从来没见过的,穿一件可笑的红风衣的80岁的老太太,穿旧铁路 制服的 人,手指肚裂口贴满白色胶布的人。这些人拿来点心匣子,自己家种的西 红柿, 拿来斯琴毕力格的歌唱磁带。妈妈像看不见,平时别说点心,就是塑料的 绿发 夹,她也惊喜地捧在手里。 “巴甘,拿过去吃吧。”妈妈指着嫦娥图案的点心盒子,说罢阖目。 不管这些 人什么时问进来,什么时间走,也不管他们临走时久久凝视的目光。巴甘 坐在红 堂柜下面的小板凳上,用草茎编辫子,耳听大人说话,听不懂。有时妈妈 和大舅 说话,把巴甘撵出屋。他偷听,妈妈哭,一声盖过一声,舅舅无语。这就 是“病”? 晚上,巴甘躺在妈妈身边。妈妈摸他头顶的两个旋儿,看他耳朵、鼻 子,捏他 的小胖手指。 “巴甘,妈妈要走了。” “到哪里?” “妈妈到了那个地方,就不再回来了。” 巴甘警惕地坐起身。 “巴甘,每个人有一天都要出远门,去一个地方。爸爸不是这样的吗 ?” 巴甘问:“那么,我要去哪里?” “你哪里也不去,和大舅在一起。我走了之后,每年夏天变成蝴蝶, 来看 你。” 变成蝴蝶?妈妈这么神奇,她原来为什么不说呢? “我可以告诉别人吗?”巴甘问。 妈妈摇头。过一会儿,说:“有一天,村里人来咱们家,把我抬走。 那时候我 已经不说话了,也不睁眼睛。你不要哭,也不要喊我。我不是能变成蝴蝶 吗?” “变成蝴蝶就说不出话?” 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 她说得真准,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人,邻居桑杰的奶奶带巴甘到西 屋,抱着 他。他们把妈妈抬出去,在外面,有人掀开她脸上的纱巾。妈妈的脸太白 了。人 们忙乱,雨靴踩得到处是泥,江其布舅舅蹲着,用手捏巴甘颤抖的肩头。 2 从那个时候起,赫热塔拉开始大旱。牧民们觉得今年旱了,明年一定 不旱, 但年年都旱。种地的时候,撒不上种子,没雨。草长得不好,放羊的人把 羊赶了 很远还吃不饱,反把膘走丢了。草少了,沙子多起来。沙堆像开玩笑一样 突然出 现在公路上,或者堆在桑杰家的房后。小孩子高兴,光着腚从上面滑下来 ,用胳 膊掏洞。里边的沙子湿润深黄,可以攥成团。村里有好几家搬走了,到草 场好的 地方。 巴甘看不到那么多的花了。过去,洼地要么有深绿的草,要么在雨后 长蘑 菇,一定有花。现在全是沙子,也看不到蝴蝶。原来,它们在夏季的早晨 飘过来、 飘过去,像纸屑被鼓风机吹得到处飞舞。妈妈变成蝴蝶之后,要用多长时 间才飞 回赫热塔拉呢?中途累了,也许要歇一歇,在通辽或郑家屯。也许它见到 河里的 云彩,以为是真云彩,钻进去睡一会儿,结果被水冲走了。 那年敖包节过后,巴甘坐舅舅的马车拉化肥,在老哈河泵站边上看见 蝴蝶。 他已经十多岁了,跳下马车,追那只紫色的蝴蝶。舅舅喊: “巴甘!巴甘!” 喊声越来越远,蝴蝶在沙丘上飞,然后穿过一片蓬蓬柳。它好像在远 方,一 会儿又出现在眼前。巴甘不动了,看见它往远处飞,一闪一闪,像树叶子 。 后来,他们俩把家搬到奈曼塔拉,舅舅给一个朝鲜族人种水稻,他读 小学三 年级。 这里的学校全是红砖大瓦房,有升国旗的旗杆,玻璃完好,冬天也不 冷。学 校有一位青年志愿者,女的,金发黄皮肤,叫文小山,香港人。文老师领 他们班的 孩子到野外唱歌,夜晚点着篝火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她和她包里无穷无尽 的好 东西:塑料的扛机枪的小人、指甲油、米老鼠形的圆珠笔、口香糖、闪光 眼影、藏羚 羊画片。每样东西文老师都有好多个,放在一个牛仔背包里。她时刻背着 这个 包,遇到谁表现好——比如敢大声念英语单词,她就拉开包,拿一样东西 奖励他。 有一天下午,文老师拿来一卷挂图,用图钉钉在黑板上。 “同学们,”文老师指着图,“这是什么?”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