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拿什么定义自己(查尔斯·汉迪自传)(精)

你拿什么定义自己(查尔斯·汉迪自传)(精)
作者: (英)查尔斯·汉迪|译者:闾佳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9.82
折扣购买: 你拿什么定义自己(查尔斯·汉迪自传)(精)
ISBN: 9787547311257

作者简介

查尔斯·汉迪 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是欧洲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并把他评为仅次于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大师。如果说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那么查尔斯·汉迪就是当之无愧的“管理哲学之父”。 查尔斯。汉迪在英国读完大学后,进入壳牌公司工作,并担任高管,后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学习,开始对组织管理及其运作原理产生了兴趣。 1967年,查尔斯·汉迪返回英国创办了英国首家管理研究生院——伦敦商学院,并成为该学院的全职教授。他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 “未来工作形态”的新观念而闻名于世,成为继彼得-德鲁克之后在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管理学权威。 查尔斯·汉迪曾获得13所英国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或名誉研究员,于2000年被授予英帝国司令勋章(Corn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tlEmpire,CBE)。 曾著有《组织的概念》《空雨衣》《非理性的时代》《拥抱不确定性》等。

内容简介

但恐怕没几个人能看到她一种以上的形象——甚 至还有一些形象,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正如“乔哈里 之窗”理论所说,无论对谁而言,我们都是陌生人— —连对自己也不例外。 在英国,我们有一年一度的“带女儿上班日”, 家长带着小女儿去工作,让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什 么样,有些什么感觉。小姑娘们还会看到父母的另外 一面。“他在那儿可真是个大人物,妈咪。”我听见 一个女孩回家之后这么说。至于这句话还有什么其他 含义,一切尽在不言中。在工作上是狮子,回到家往 往就变成了小猫,反之亦然。我们跟德里电话服务中 心的接线员没什么区别——一人分饰两角。 这有什么要紧的吗?有的。为什么有人在商场上 如鱼得水,可个人生活怎么也处理不好,老是麻烦不 断呢?这一直是道德伦理上的一个不解之谜。很多人 发现,跟朋友或亲戚一起工作非常棘手,因为关系太 复杂。作为朋友,你不仅欣赏对方的技能和天赋,也 能接受他们所有稀奇古怪的地方和缺点。朋友就是朋 友,他们人就那样。可在很多工作场合,这么做就行 不通了。作为他们的领导或同事,你会觉得必须改变 他们,甚至会要求他们离开。 我有个经营慈善事业的朋友,请我帮他解决管理 上的难题。管理层正式任命我为该组织的顾问,我花 了四个星期跟所有高层员工谈了个遍。到了这个阶段 的尾声,在我看来答案变得很明显,正是因为我朋友 孤立疏远的管理风格,造成了该组织上下蔓延的不信 任感,妨碍了它要做的事业。我私下请他吃饭,告诉 他我认为存在哪些问题,可以采取哪些实际的补救措 施。他不情愿地点点头,勉强同意了。我暗自庆幸自 己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大麻烦。可是我庆幸得实在太早 了。在下一周召开的理事会上,他辞职了——与此同 时,他严厉控诉我挑拨离间、散布不和,使他无法继 续开展工作。 我气得抓狂,赶紧请他和他妻子再来吃顿饭。可 他挑明了说,他决不愿意再跟我“坐在同一张餐桌上 ”。 从那以后,我打定了主意,决不再为朋友工作, 决不再和朋友共事,甚至决不再和朋友住在一起。友 情弥足珍贵,经不起一点风险。工作和友谊要分得清 清楚楚,别让它们重叠在一起,因为只有这样,我们 对彼此的感觉才不会变得混乱。然而,要是大家从工 作上的同事变成了朋友,也会出问题。也许你超过了 他们,也可能他们超过了你。环境会变化。朋友兼同 事升职了,现在成了上司兼朋友。如果非要批评你的 话,新上司会坦诚以待吗?对组织的关心应该凌驾于 对朋友的感情之上吗?毫不出奇,如果友情占了上风 ,所有要求你改变的批评或建议都会变得温和至极, 最后消失无踪。 实际上,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待不同的人,我们 都有着不同的表现。认为自己从不这样做的人,要么 是因为他们所遭遇的情况还不足以让他们发生变化, 要么就是因为他们看待自己的眼光跟其他人不同。我 常常想,要是碰到打仗,碰到什么紧急事故,我会怎 么做呢?我会挺身而出迎接挑战,还是落荒而逃?(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