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
作者: 常书鸿 常沙娜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
ISBN: 9787572600258

作者简介

常书鸿(1904—1994),著名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我国敦煌学的奠基者和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敦煌守护神”。1927年赴法留学学习油画,作品屡获大奖,并被法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因在书摊偶遇《敦煌石窟图录》,决心放弃巴黎的舒适生活,回国投身敦煌石窟保护工作。1942年参与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1949年后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局顾问、甘肃省文联名誉主席。 池田大作(1928— ),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创价大学创办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其在中国获得的奖项包括:中国艺术贡献奖(1959),中日友好“和平使者”称号(1990),“人民友好使者”称号(1992),中国文化交流贡献奖(1997)。

内容简介

《徐悲鸿先生的人格》 池田:我听说常先生曾受到现代中国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很大鼓励。 常:我去敦煌,徐先生赠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句话。“如果真的想认识敦煌,真的想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话,那么除了自已去敦煌,再无别路可走。”他激励我说,“像唐玄奘三藏法师那样带着苦行僧的精神,去保护敦煌的民族艺术宝库,去整理它、研究它,坚持到最后!” 另外,我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时,他曾特地给我写了序: 油绘之入中国,不佞曾与其劳。而其争盟艺坛,蔚为大观,尤在近七八年来,盖其间英才辈出。在留学国,目灿艺事之衰微;在祖国,则复兴之期待迫切。于是素有抱负,而生怀异秉之士,莫不挺身而起,共襄大业。常书鸿先生亦其中之一,而艺坛之雄也。常先生留学巴黎近十年,师新古典主义大师罗郎史先生,归国之前,曾集合所作,展览于巴黎。吾友干米叶·莫葛蕾先生曾为文张之。莫葛蕾先生,乃今日世界最大文艺批评家,不轻易以一字许人者也。法京国立外国美术馆用是购藏陈列常先生作品,此为国人在国外文化界所得之异数也。常先生工作既勤,作品亦随时随地为人争致,难以集合。兹将有西北之行,故以最近所作,各类油绘人物风景静物之属,凡四十余幅问世,类皆精品。抗战以还,陪都人士,雅增文物之好。常先生此展,必将一新耳目也。 壬午中秋无月 悲鸿序 我去敦煌时,徐先生赠我一幅《五鸡图》。 池田:就像“现代中国绘画自徐悲鸿始”所言,他的足迹是那样伟大,他给中国绘画史留下了辉煌的业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优秀的人格。 真正的一流艺术家,他的人格也闪射着光辉。而且,他们那历经磨练的人格使艺术变得更加深刻。这是我见到许多优秀艺术家后的真切感受。 徐悲鸿先生的言行举止,洋溢着对后辈的深切关怀。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才使常先生绘画的价值、美感和志向在我心镜上清晰地映出。先辈如果都能这样亲切关怀后人的话,未来一定会更丰富、更辉煌。 在东西方绘画的融合上,徐悲鸿先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P141-143) ◎“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 ◎两位大师聊什么? 说敦煌,谈笑之间,普及敦煌艺术 石窟如何编号?壁画中的古人怎样生活? 敦煌彩塑的创作方法?最大的飞天在哪个窟? 论文化,刷新你对敦煌文化的认知 敦煌文化是舶来品吗? 为何日本人对敦煌文化如此痴迷? 话人生,治愈精神内耗 如何长久地坚持做一件事?怎样学好一门新的语言? 留学10年,是选择回国还是留在海外? …… 俯拾皆是真知灼见 一本书阅尽大师的智慧精华 ◎隐藏彩蛋 池田大作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会见的最后一位日本人 常书鸿陪同井上靖一起蹲守拍摄敦煌龙卷风 东山魁夷的画作竟用在池田大作的著作封面上 …… 揭露两位大师与诸位名人不为人知的交往趣事 ◎顶级敦煌学专家饶宗颐、樊锦诗、柴剑虹担纲顾问 ◎敦煌研究院倾情提供多张珍藏洞窟图片,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全彩印刷,品质装帧,宜收藏,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