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天天向上

股市天天向上
作者: 崔隐尘//崔隐墨
出版社: 上海财大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92
折扣购买: 股市天天向上
ISBN: 9787564212469

作者简介

与崔隐墨是兄妹二人,生长于北京西城什刹海岸边,爱好不同、性格迥异,却联手写作多年。彼此互补、珠联璧合,把各自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融化在作品中。哥哥曾经做过特种兵,历经过广告主管、报社主编等职位,是个“实战派”;妹妹是文学硕士,在大学毕业后深入电视行业,做过电视台主播、导演及制片人,属于“半学院派”。二人曾发表诗歌、小说、电视文学等作品百余篇,翻译作品《道德情操论》等。

内容简介

专业与非专业,谁与争锋? 《股市天天向上》从2009年开始,已经成功地播出了两季。节目通过 比赛的形式角逐胜负,胜出者可以获得3000万的操作资金一个月,并拥有 此笔基金实盘操作的全部赢利,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草根选手参与。这 档大型财经季播节目,也无疑成为了一场看点十足的展现智慧与魅力的竞 争。 “《股市天天向上》,你不是一个人在炒股!”主持人黄健翔这个简 短有力的句式听起来还是那么令人亢奋。若要刨根问底地讲讲还有谁和我 们在一起战斗,看了节目就会发现,与我们同在的除了那些玻璃舞台上悬 浮的选手们,还有坐在三个区域里的评委老师,正与我们共同分享股市的 激情与快乐。 在这个颇具话题且富有娱乐精神的财经节目中,除了每一位选手各出 奇招,专业展示、实战角逐并在才艺等方面尽量展现其能量和魅力外,更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比赛竟然也发展成了评委之间的较量。而且评委之间 的舌战似乎更具水准、更刀光剑影、火药味更浓。 由于评委们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之间的论战也引起了更加广泛的社 会关注度。很多观众通过电话、直播短信留言、来信、微博留言等形式展 开讨论。就在节目播出当晚的微博直播互动中,观众关于评委话题的留言 就达到了上千条,当然多数还是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喜爱与支持。 但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异常响亮,不少观众在节目的官方微博中提出了 一定的质疑,他们质疑娱乐元素对专业性进行了冲击,特别针对大型财经 节目这个特殊性质的“专业性”和“娱乐化”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 谁将打破三足鼎立? 缘起于节目组人为地把评委分成了专业区、综合区和媒体区三部分, 这个本意是为了兼顾专业性和娱乐性的做法,却在无意中使本在同一立场 的评委们站在了不同阵营,挑起了所谓的“专业与非专业”的论战。这种 蓄意挑衅在普通的节目中似乎尚属首次。一时间巅峰对决,成了节目无与 伦比的亮点。 相比第一季,《股市天天向上》第二季中,嘉宾评委不再是以说教式 的方式来教育观众了。媒体评委中,逗乐的野营时不时地询问女选手的“ 恋爱史”、“婚姻史”,甚至直接送拥抱;万峰也从“心灵类”节目的角 度询问选手的生活状态,他的一句话甚至使得一位选手感动落泪,称“找 到了父爱的感觉”。节目组希望用更平易近人、更真实、更幽默的方式展 现股市达人在股海中的求胜之道,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与大家探寻赢利之道 、诠释人生哲理。但就是这种贴地的评判方式,使得代表专业评委对于选 手股市理论的苛求与综合区、媒体区评委对于选手人性的挖掘和调侃争论 不断。 更有甚者,由于有的评委直率地说自己“完全不懂股市”而引来轩然 大波:不懂股市的人却间接地操纵股市3000万资金的去向令人充满疑虑, 不由得让很多关注节目的观众提出了鲜明的反对意见。部分不买账的观众 通过微博留言等形式,直接表示“第二季节目在专业性方面不如第一季” 、“嘉宾和选手的言语和表现,有时候和节目并没有关联”、“为什么那 些不懂投资、炒股的嘉宾成为了这档节目的评委?” 对此,《股市天天向上》的嘉宾首先各抒己见。 一方面是专业组支持对某些完全不懂得“炒股”的评委言论的质疑, 严为民说:“我这个人还是比较保守的,这年月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 ,这不是中庸,是中毒!性取向的话题与节目太远了,我们的评委对选手 至少要有个尊重。”而黄树军也直言不讳地讲,目前有些评委过于作秀, 在评判上不能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在方向上有一些偏差。 另一方面是善于从道德和社会角度评价选手的以媒体区为首的评委们 的回击,他们个个口若悬河、唇枪舌剑。黄飞珏的经典论断颇具杀伤力: “在股票方面他们是专业的,在大众传播方面我们是专业的。但区别在于 我们认识到了他们的专业,他们却从未认识到我们的专业!” 野营说道:“股市一天只有4个小时,而我们的人生一天有24个小时, 单纯孤立地去评说股市的话,去听课好了,就不用看节目了。”他对自己 插科打诨、拥抱女选手的举动作出解释,说自己拥抱女选手“只是想让她 感到我们是平等的,不要紧张,让选手放松心态,当然,选择这样的方式 会比语言劝说更直接,也更适合舞台”。 《股市天天向上》制作人余慧也表示:“节目组希望今年通过轻松、 愉快的方式与大家探寻赢利之道,诠释人生哲理,也希望通过选手的才艺 秀提高节目对观众的吸附度,老少皆宜,懂股票的人看门道,不炒股的观 众能看个热闹。我们会与现场评委不断进行沟通,在提问环节尽量以专业 角度来考量选手的操作实力。” 达人评委,且看今朝 “‘买人不急,卖出不贪,止损不拖,品种不散’,这才是小散的获 利之道,而能做到‘财由心生,发财有理,戒能生财,回馈社会’,则正 是我们要寻找的达人。” 《股市天天向上》的评委们通过层层筛选,竭尽全力去选出真正能为 大家带来可复制赢利模式的达人。这位达人一定不是只在某一时间能赢取 暴利,而是能长期稳定用自己独创的手法与操作技巧在股市中获利的民星 操盘手。当然,他还应该有独特的性格魅力。 几乎每一个嘉宾都在强调选手的性格。美国有机构采集了大量中国股 民炒股样本,发现大多数股民输在自己性格的弱点上,该买时不敢买,该 卖时不舍得卖。只有克服了自身性格的弱点,掌握市场的基本面与技术面 才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很多专家把炒股赢利的过程称为与人 性对抗。而通过娱乐的方式考量选手的个性能力,也成为很多非专业区评 委的衡量模式。 节目随着后续环节的展开,特别是随着比赛的推进,选手实力水平逐 渐提高,模拟炒股PK提升了对专业性的要求,那些能言善辩的选手已经无 法再靠个人魅力取悦评委。复活环节通过模拟盘成绩PK,让一些因为不善 于舞台表现被淘汰的选手重返舞台,继续参与3000万元操作资金的角逐。 这些个性鲜明的选手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而这个结果也直接考量评委所 说的“通过娱乐看专业”的效果。 专业能否真的通过娱乐来展现?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判专业才算专业 ?专业与所谓的非专业谁能得到观众的首肯?这些问题过于严肃复杂,不 适合我们一直大力追捧的草根精神。为此,我们可以领会一下“专业区” 代表人物文兴、边风炜、黄树军,“综合区”代表人物杨盛昱、焦阳、万 峰,“媒体区”代表人物俞柏鸿、野营、黄飞珏的精彩观点。让它们化作 文字再次宣战,而结果只有我们各自判断了。 也许,“专业与非专业”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通过不同立场的诸位评 委对此经典的评述,我们将更加无法判断伯仲。但是,关于此论战的妙语 美文还是值得回味和品鉴的。毕竟这些言语都是浓缩了评委们各自精彩的 人生经历与职场经验,更何况来自评委们各自内心的激情和真诚。P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