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盐道/中国盐业考古与盐业文明

中国古代盐道/中国盐业考古与盐业文明
作者: 赵逵//张晓莉|责编:居碧娟|总主编:李水城
出版社: 西南交大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90.88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盐道/中国盐业考古与盐业文明
ISBN: 97875643720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自然盐虽发现较早,但 因深受环境气候的影响, 其产量、产地和质均无法 得到保证,直至人工盐出 现,此种情况才得以转变 ,这是盐业乃至人类史上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早期的人工盐主要有海盐 和井两类:海盐资源较多 ,显露于地表,且易于获 得;井盐相对来说更隐, 资源较少,也较难开采。 因此,在人工盐中,对海 盐的利用先于井。《说文 解字》中称:“古者夙沙初 作煮海盐。”④《广韵》注 中也有似的记载②。由此 来看,第一次煮海为盐的“ 夙沙”应该是人工盐在中的 创始者。虽历史文献中有 关夙沙氏煮盐的文字记载 多有矛盾,但不否认的是 长期与海为邻的夙沙氏首 创了人工盐并在当地将技 术普及推。也正因如此, 夙沙氏被后人尊称为“盐宗” ,如《太平寰宇记》中用 吕忱之言:“宿沙氏煮海, 谓之盐宗,尊之也。以其 滋润生人,可得祠。”@清 同治年问,由众盐商在扬 州康山街集资修建的“盐宗 庙”,夙沙氏被供奉在主位 之上,而商周之际贩运海 盐的胶鬲、春秋时在国实 行“食盐官营”的管仲,被置 于陪祭位置。座次的排列 直接反映鼠沙氏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人们祭拜的 盐神远不止夙沙氏、龙王 、盐水女神这三,我国古 代盐区众多,且各盐区相 对独立,加上从业者不仅 有盐工,有来自各地的商 人,因而各地所祭拜的盐 神都不相同。如此不仅造 就占盐道上类型多样、造 型多变的祭祀建筑,也为 古盐道留下了丰富多均非 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