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85
折扣购买: 国学与人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
ISBN: 9787122306456
李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副教授。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教育心理研究,主持湖南高校合格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主持多个省部级课题,发表心理研究方向论文多篇。
道教强调“出世”修行,崇尚“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超逸豁达 ,宣扬“富不得奢靡,贫不得秽陋,调和中适”等教 规、教理和教义,从某种方面来说,培养了中华民族 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理想的积极高尚情操。 道教对中华民族的积极心理品格的塑造,可以说 是无与伦比的。道教认为讲经说法可“尚道德、正人 伦、淳世风、致太平”,闻经听法可使自身不乱、自 心不迷、自性不昧。因此讲经原本是道教的优良传统 ,也是道教的“看家法宝”之一。道教尊“道”重“ 道”,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 终目的。这种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促使一代又 一代的道教徒为了得“道”求“道”,自觉抛弃人世 间的物质享受与功名利禄,甘于安贫乐道,过着恬淡 素朴甚至艰辛的生活,主动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清苦 ,知行合一,砥砺磨炼。这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 通过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养成中华民族不畏 艰难、努力探索、不懈奋斗的积极心理品格起了重大 作用。同时,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道德 经·第十六章》)的准则,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 、包容开放,反对自矜自大,反对骄傲自满,这种兼 收并蓄的精神态度,海纳百川、融摄百家,具有广大 的包容性,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豁达的胸怀,容易吸 收各种先进的思想、理念为己所用,使历史悠久的中 华民族能够经久不衰,永葆繁荣昌盛。其次,道教奉 行“贵生乐生、逍遥洒脱”,塑造了国人求真务实、 热爱生活的品性;践履“仁义忠孝、劝善行善”,广 泛深远地浸润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尊崇“ 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个人的寿命可通过自己的 修炼得以延长,这种热爱现世、珍惜生命的观点,鼓 励人们积极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此外,道教大力 以黄帝为祖先崇拜,使得海内外华人都尊始祖轩辕黄 帝为祖宗,形成了全世界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深厚情 感,产生了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些已经成为几 千年来,使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苦,越过无数艰难险 阻,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精神武器。时至今日,它仍 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甚至将来也是中华民族永不 衰落的法宝。 “弘扬传统文化,道教界要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积极探索有效的举措。一是要深入开展玄门讲经活 动,引导道教界形成崇尚经典、学习经典、宣讲经典 的良好风气。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宫观文化功能,开办 文化讲堂等项目,使宫观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窗 口、弘扬社会道德的高地、净化信众心灵的道场。三 是要立足于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将养生、武术、音 乐、医学等道教特色文化向社会传播。四是要实施道 教文化工程,加强对道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对道 教典籍的挖掘、整理、出版和利用。五是要探索道教 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努力把道教文化的对外交流 纳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总规划,继续办好国际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