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梦与醉(精)/小说家的散文
ISBN: 9787555902768
论代沟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我认为代沟仅仅是不同代之人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最近我才渐悟——不同看法,那 固然也是“代沟”现象的一个方面,却并非主要的方面, 更非本质的方面;而本质的方面是——对同一事物,上一 代人不管多么强调关注它的必须性,下一代人竟根本连眼 角的余光都不瞥过去一下。按鲁迅先生的话讲,此最大之 轻蔑也。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两代人或隔代人之间还发生争论 ,实在是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的欣慰。这一点起码证明, 那事物以及对那事物的看法,下一代人或下下一代人仍有 点儿在乎着。 为什么我要指出是上一代人或上上一代人的欣慰,而 不说是双方的欣慰呢?原因归根结底,下一代人的“在乎 着”是暂时的,表面的,注定了要朝根本不再“在乎”转 化过去的。细分析之,此时两代人之间的争论,即使显得 似乎白热化,其实证明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就某事物的看 法毕竟还是客观发挥着一些影响力。争论表明下一代人对 此种“代”作用于“代”的影响力还多少有几分“在乎着 ”。同时,未尝不包含着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情绪的照 顾。那是代与代之间的感情的最后一点儿的效应。 真相往往是这样的——当下一代人对社会对时代的认 识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亦即对自己的适应能力尚无把握 、缺乏信心的阶段时,“代”与“代”之间的偶尔争论是 以上一代人的优势为特点的。简直又可以说,往往是上一 代人首先发起的。此时下一代人从各方面来讲都处于劣势 。无论他们仅仅是上一代人的儿女,或学生,或属下,或 关系松散的社会群体。从性质上说,占尽优势的上一代人 ,在争论中往往表现出压迫的意味儿。谆谆教导,诲人不 倦,三令五申,反对禁止,总之是居高临下好为人师的一 套罢了。哪怕此时上一代人的看法是对的,是绝对的对的 ,动机是好的,是绝对的好的,见解堪称经验,是百分之 百宝贵的经验,都不能改变争论的性质。争论是什么?口 舌之战而已。占尽优势的一方,就算刻意作宽宏大量之状 、之秀,心理上也必是强硬的。明白胜券总归操在自己手 中。而下一代,此时只有虚晃一枪,随之偃旗息鼓。那是 他们的权宜之计。明智从来是人们处于劣势时的上策。 当下一代人对社会对时代的认识上升到了中级阶段, 亦即对自己的适应能力有了些信心的阶段时,“代”与“ 代”之间的争论就从家庭到单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始频 繁发生。这时候,几乎只有这时候,上一代人才恍然意识 到,所谓代沟,在自己和下一代人之间已经形成。人类的 社会,可以凭了良好的愿望和被它所促使的能动性,防止 许多结果,消除许多结果的因素于端倪——但人类永远无 法避免“代沟”,更不可能靠任何方法预先消除它的成因 。它如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自然和必然的规律。在上一 代人那儿,这时候代沟仿佛刚刚形成,是自己所面临的一 个新的“问题”。而在下一代那儿,他们显然已觉忍受得 太久了。他们有点儿急不可待地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了,要 宣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了。总而言之,下一代要发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