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升级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升级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作者: 曾国藩|总主编:王禹翰|译者:张麟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曾国藩家书(升级版)/万卷楼国学经典
ISBN: 978754703491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四位老弟足下: 根据九弟的行程推算现在应该到家了吧。从在任 丘发信之后,到现在还没有接到回信,不胜挂念之至 !不知道路上有什么困难危险?四弟、六弟的院试想 必现在已经有结果了,而信差很久都没有来,实在叫 人盼望! 我的身体状况和九弟在京时一样,经常因为耳鸣 而痛苦。问了吴竹如,他说:“此病唯有静养,不是 药物所能治愈的。”但是应酬日益繁多,我又向来性 情浮躁,怎能**静养呢?我准备搬到内城去住,这 样可以省一半往返的路程,但如今房子还没有找到。 我时常悔恨,终没有能够清洁身心而使自己焕然 一新。九弟回去后,我决心单日读经,偶日读史,但 读经常常是懒散不能沉下心来。读《后汉书》,现在 已用朱笔圈点过八本,虽说全都记不住,但比起去年 读《前汉书》,领会*为深刻。九月十一日起,一同 温习功课的人商定每次写一篇文章一首诗,就在当天 申刻用白折写好。我的文章和诗都为大家所赞赏,但 是我在八股文方面没有真才实学,虽然感激各位先生 赞扬的好意,实际上却越发觉得惭愧。到下次信差来 时,我会在信中附几篇文字回家。我在家里懒得为考 核在职官员做准备,就借此机会练习一下,或许在考 试时不至窘迫吧。 近日与吴竹如往来甚密,他每次来都要和我聊一 整天,说的都是些有关心系**大事的大道理。他说 有个叫窦兰泉的云南人,学问很有见解,并且**平 实。虽然彼此并没有见过面,但窦兰泉对我**了解 。竹如一定要我搬进城里住,因为城里的镜海先生可 以当老师,倭艮峰先生和窦兰泉先生可以做朋友,在 师友的帮助下,即使是一个懦夫也可以立志。我想朱 子说过:“做学问如同熬肉,开始时要用大火煮,然 后用慢火温。”我生平的功夫,全没用大火煮过。虽 然有些见识,都是慢慢悟得的,偶尔用功也不过悠闲 地体昧探求罢了,好比没有煮熟的汤,立刻用慢火温 ,将会越温越不熟。因此,急于想搬进城里去,以排 除全部杂念,从事于克己的学问。镜海、艮峰两位先 生也劝我尽快搬家。城外的朋友,也有想经常见面的 ,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和陈岱云。 蕙西曾经说:“‘与周瑜往来,如喝醇酒’,我 们二人交往就很有这种感觉。”所以每次一见面就长 谈,以至舍不得分开。子序的为人,我到现在还不能 确定他的品格,但他的见识博大精深,曾对我说:“ 用功好比挖井,与其挖好几口井而看不见泉水,还不 如始终挖一口井,一直挖到泉水出来,那么就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了。”这几句话正契合我的毛病,因为 我就是一个挖很多井而不见泉水的人。 何子贞与我讨论书法**相合,他告诉我:“已 经了解了书法的诀窍,决不可放弃。”我曾说天下万 事万理都出于乾坤二卦。以书法来说,纯粹凭借心神 来行笔,周身气韵激荡,脉络贯通,气息潜向心底而 内转,这就是乾的道理;字体结构精巧,起笔收笔运 行有法,笔画长短合度,这就是坤的道理。所谓乾是 从神韵而言,所谓坤是从形体而论。礼乐不可一刻离 身就是这个道理。乐本于乾,而礼本于坤。写字而优 游自得发自内心的人,是得到了乐的意味;写字丝丝 入扣,转折合度,是得到了礼的意味。我偶尔和子贞 谈到这些,子贞深表认同,并说他平生所追求的就在 这书法的乾坤之道。陈岱云与我交结很深,甚至每每 身心痛痒都息息相关,这些九弟是知道的。 写到这里,接到家信,知道四弟、六弟未能入学 ,真的很遗憾!但是科名的有无,功成名就的早晚, 都是生前注定的,不能有丝毫勉强。我们读书只有两 件要事:一是进德,寻求以诚信正直修身齐家的道理 ,以做到不负一生;一是修业,学习记诵词章的技巧 ,以做到自立自卫。进德的事一言难尽,我来说一说 通过修业来保身的问题。 傍身*重要的是谋生,农 工商劳力是为了谋生,文人劳心,也是为了谋生。所 以说,无论是在朝廷当官拿俸禄,在家乡教书以糊口 ,做传达之事当食客,还是到人家的府幕做宾客,都 是用自己所修的学业来达到谋生的目的,这是无愧于 心的自给自足。科名是当官拿俸禄的阶梯,也是衡量 自己学业高低的途径,若有真才实学将来做官不至于 空占着位置,什么事也不会做,之后得了科名心里不 会感到惭愧。谋生得与不得,困厄与显达全凭老天做 主,赐予与剥夺由人做主,而业精不精全由自己做主 。然而我没有见过业精而始终无法谋生的人。农夫如 果努力耕种,虽然即使偶尔会赶上饥荒,但也一定会 有丰收的时节;商人如果囤积了货物,虽然会有积压 的情况,但也肯定会有畅销的时候;读书人如果能精 于学业,那怎见得他不会有科名呢?即使始终无法得 到科名,又怎见得不会有其他谋生的办法呢?总而言 之,只怕修业不精才是。 要求得修业精,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专一这一 条路而已。谚语说:“技艺多了不能够养身,因为他 不专一。”我挖井多而没有泉水可饮,就归咎于不够 专营。各位弟弟要专攻某种修业,如九弟志在书法, 也不必放弃其他,但每天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精 神,无论何时何事都可以触动灵感。我不知道四弟和 六弟的爱好是什么,如果志在研习经典,则应专门研 究一种经典;如果志在八股文,则应专门研究一家的 文章;如果志在作古文,则应专门看一家的文集。写 各种体裁的诗也一样,写作应试的试帖也不例外,万 万不能同时研习,几项并作,如果什么都学一定会一 无所长。我再三殷切地叮嘱!千万不要忘记! 以后写信来,务必写明各位弟弟专攻的学业,并 要详细地提出问题和自己的心得,长篇累牍地写来, 使我看后便知道你们的志趣和见识。修业专一的人一 定会有所心得,也一定会有疑问。弟弟们如有心得可 以同我一起分享;如有疑问,也可以与我一起来分析 。信写得越详细越好,那么四千里外的兄弟如同在一 个房间里会面,这是何等乐事啊! 我一生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几层 人伦中,只有兄弟这一伦深感愧歉。因为父亲把他所 知道的尽力教给我,而我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全部教给 弟弟们,这真是大不孝!九弟在京城一年多了,进步 不是很大,想起来真是无地自容。以后我给弟弟写信 ,将会总用这种格子纸,弟弟们要留着,每年订成一 册,那么其中的好处万万不可以一翻而过,要多加思 考。弟弟们给我写信,也要用一色的格子纸,以便装 订。P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