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趣味文化知识大全(精)
ISBN: 9787511332950
1.“三皇五帝"真有其人吗? 我们经常能在书本上看到这样的句子:“自盘古 开天辟地以来,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文明已有五 千年的历史。” 用斧头开天辟地的盘古,无疑是神话传说中的人 物。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他们是传说中的人 物,还是真有其人呢? 史料记载中,有些说“三皇”是燧人、伏羲和神 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些 说“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五帝”是少昊、 颛顼、帝喾、尧、舜。总之,众说不一。大部分的意 见是“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 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此外,“三皇五帝”是人是神,也没有明确的论 断。比如,“i皇”中的太昊伏羲氏,史料记载他为古 代东夷的部落首领,根据阴阳的变化创制了八卦,还 模仿蜘蛛结网发明了渔网,并创制了乐器“瑟”,这 很明显属于人类的行为。可是,他却是人头蛇身,用 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只能排入妖怪的行列。 又如,神农氏。相传他用树木制作了耒、耜等农 具,并发明了草药,为人治病。他虽然有着人身,却 是牛头。 和人最相近的要算燧人氏。传说他发明钻木取火 ,以在森林中捕食野兽为生。 到了“五帝”时期,这些古代的英雄们已经没有 牛头或蛇身的怪异长相了。他们不仅和人类一样吃肉 食,吃水果,而且更热衷搞发明。比如,仅黄帝就发 明了养蚕、缫丝、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历法、 棺椁、器皿等。 这些仅属于传说,因为没有确切的年代,也没有 相关的资料来证明。我们也可以说,“三皇五帝”是 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 也可把他们看作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 段的象征。 不管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仍然景仰这些古代的英 雄们。 知识链接“皇帝”释义 “皇”本来的意思是“大”和“美”,古为上天 、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到了战国 末期,由于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 “皇”字来称上帝,比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 上皇等。 “帝”原指天帝,是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 其生育之功谓之帝”。“五帝”时期,“帝”指实力 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2.“皇帝"这一名称是怎样确定的? 在秦王赢政即位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或称“ 皇”,或称“帝”,或称“王”,唯独没有“皇帝” 一称。 那么,秦始皇是怎么确定这一名称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于是,一些实 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便自称为“王”,如秦王、楚 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展 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于是,秦王赢政挥鞭四举, 灭掉了其他六国,平定天下。赢政认为自己的功业是 亘古未有的,甚至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为了“ 称成功,传后世”,他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于是 ,他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丞相王绾说:“三 皇五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可他们实际上占领的土地不 过方圆千里。可自商周起,称‘王’者才真正拥有了 天下,而且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维持七八百年。所以 说‘王’的称号最好。”可秦王却不高兴。他认为, “商朝七百年、周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么,我要的是 万世永传的朝代。”这时,李斯说话了:“如今四海 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 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 皇,而泰皇最尊贵,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秦王听 了很高兴,说:“依我看,‘泰皇’仍没多大区别。 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 ’。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 世,传之无穷。” 就这样,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后世因而通 称他为“秦始皇”。3.哪个皇帝最早使用“奉天承运 ,皇帝诏日"这句话? 在历史剧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幕:传圣旨 的人高呼“圣旨到”,众人马上跪倒在地。传圣旨的 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不管什么朝代,圣旨好像都是以这一句开头的。 这符合历史事实吗? 答案是不符合。因为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 诏日”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依据就是“奉 天承运”中的“奉天”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取意遵 照天意,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而奉天殿正是明太 祖朱元璋首建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 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 天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来建紫禁城时,又将奉 天殿原封不动“搬到了”北京。 关于此一说,清朝大学者俞樾也有考证。他在《 茶香宝续钞》中说:“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 及之”。 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开始于明朝,还有一 个依据,就是朱元璋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奉天承运 ”这几个字。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 沈德符。 其实,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奉天承运,皇帝 诏日”,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意即“奉天承 运皇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 新生的气运,实指君权神授。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大意就是,皇帝遵照上 天的旨意,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天命, 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知识链接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清朝入关后,因为继承的是明朝制度,所以,其 诏书也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清朝诏书 的格式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然后是所要 诏示的内容,结尾是“布告天下成使闻知”或“布告 中外成使闻知”。 清代还有制辞,其开头和诏书差不多,一般是“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 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日”什么时候退出历史 舞台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既然是“奉天承运, 皇帝诏日”,没有皇帝自然也就没有“皇帝诏日”了 。如果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退出历史舞台的具 体时间,应该是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那一天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