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陈应松文集

访谈录/陈应松文集
作者: 陈应松|责编:张倩//王青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访谈录/陈应松文集
ISBN: 9787559441218

作者简介

陈应松,祖籍江西余干县,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呜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豹子最后的舞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随笔集《春夏的恍惚》《灵魂是囚不住的》《所谓故乡》《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等50多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 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

内容简介

在大地和时代深处呼喊 乡愁·自然情怀 张艳梅(著名文学批评家、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春天 了,校园里满眼繁花似锦,每天走过那些花香弥漫的校园小 径,我的心里总有一种奇怪的感动和感伤,感动是因为这个世 界有太多的美好,感伤是这些美好并不能让我们忘却时代的病 痛。那我们就先从大自然谈起,可以吗?在我心中,您是纯真 的大自然之子,是大地的守护神。读到您写恩施大峡谷,写油 菜花田、天涯听海、神农架的秋天,还有天山、向日葵、胡杨 林、戈壁滩、雪夜的静谧、深冬的料峭、三月的春意,我都非 常惊叹,那种奇美幻美之境,已经达到汉语言的最高境界了 吧。自然之美与人生之境,在您的文字里,彼此光照,这种 光,曾经瞬间温暖我的生命,并且长久地令我为之深深感动。 能说说您为什么对自然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吗?作为神农架的 代言人,您常常说起北纬30°的奇观绝景,神秘莫测,“高山 藏幽谷,深海隐玄机”,您如何看这些大自然中的未解之谜? 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是否如自我认知一样,存在着太多的局 限?您对大自然的爱延伸出来是怎样的人文关怀? 陈应松:我其实是个野孩子,跟所有乡下的孩子一样,是 在露天生长的,在忍饥挨饿,在风雨雷电中摸爬滚打长大的。 我十六岁看见电灯,十四岁见到长江。冬天下雨下雪上学打赤 脚提着布鞋去学校。后来又在水运公司干过五年。到了武汉大 学求学时,我除了冬天穿鞋袜外,其余三季都是拖鞋,去地动 道玉先生也是拖鞋。我以为这是正装,从没意识到是教养问 题。他们您是教养,我说是习惯,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是这样生 活的。我从小性格内向,关注的东西不是入,而是沉默寡言的 动植物,前年春天我还在小区看过半太的蚂蚁斗殴。两边的兵 蚁出动了数百万大军混战,我想阻止这场战斗,我想动它们不 要打了,但它们不听我的。我听说蚂蚁怕蜂邮笔画圈,于是买 来了婚娜笔,画了几条线让它们各自回巢,但杀红了眼的蚂蚁 根本不怕蜂邮笔,依然杀得天昏地暗。第二天早上我再去看, 厂横遍野,估计伤亡百万。后头我到了神农架,重新唤醒了我 的关注,如果不从事写作,我依然会热爱山野,依然会经常跑 山里去。再后来我又到家乡州挂职,每天田间地头,简直太开 心了,把我童年少年的记忆全唤醒了。一个人去哪儿,完全是 小时候兴趣的驱使。所以我的作品中大量出现自然山川是很正 常的。作为一个写字人,我比许多写字的幸福,因为我不仅认 识还能书写野草和其他庄稼植物,我的作品中有大面积的自然 气息,这只能说是老天对我过去乡下贫苦生活的补偿。我写自 然山川是非常投入的,有一套自己的表达方式。 大自然的生生死死十分神秘,也十分热闹,生与死很近的 例子是我们那儿出门就是坟垄,许多棺材是开裂的。我们上学 路上要经过一座乱葬岗子,男孩子们越是不能做的事越要做, 越是恐怖的地方越好奇,比如我们就干过用相子去棺材里捣死 人。到了晚上,没有电灯,四野漆黑,鬼火遍地。没见到鬼的 人很少,不谈鬼的人没有。在我们那儿,没有鬼的世界是寂寞 的,人和鬼混居在一起。所谓敬天地敬祖宗,就是敬鬼神,你 敬鬼神才能爱亲人爱世界。楚人好巫鬼,说的就是荆州人。荆 州人对巫鬼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写作者的来路不同,我 所谓喜好的神秘感,不如说是我心底的恐惧感作祟。我如今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