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1)(精)
ISBN: 9787508686417
姜建清,男,汉族,博士,研究员。历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行长、董事长,享誉海内外的**银行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欧**工商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中东欧金融公司(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执掌中国工商银行十六年间,成功完成股改上市、经营转型和**化拓展,使中国工商银行跃居****大银行,一级资本、盈利和总资产等多项指标**排名数年蝉联**。姜建清不仅有着丰富的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素养。对银行业经营管理、金融改革发展及金融史等有着深入、独到的研究,先后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海外金融风潮评析》、《金融风潮沉思录》、《美国银行业的科技革命》、《金融高科技的发展及其深层影响研究》、《**商业银行监管环境与体制》、《银行转型与收益结构研究》、《商业银行**化:环境与体制》(上、下册)、《近代中国外商银行史》 、《银行足迹:亲历金融改革的思考》(上、下册)等,主持编修并出版《近代中国银行业机构人名大辞典》、《中国工商银行史》,并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上百篇。
第十五章 上帝的银行家 意大利惊险影片《上帝的银行家》(The Bankers of God)拍摄于2002年,一度享誉世界影坛(见图15—1).该影片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的银行倒闭案之一——1982年意大利安布罗斯银行(Banco Ambrosiano)的破产案为背景。故事以该银行**、号称“上帝的银行家”的罗伯托?卡尔维(Roverto Calvi)与梵蒂冈银行**马尔钦库斯大主教(Bishop Paul Marcinkus)的交易为线索,揭露了意大利政坛公开的和地下的势力(包括黑手*和梵蒂冈***等)的各种阴谋,揭示了安布罗斯银行的资金如何逐渐流往国外势力手中,以及此后卡尔维为了掩盖银行资金黑洞如何一步一步踏上不归路。片中,包括教皇、国务秘书、银行家和杀手等在内的人物都使用了真实姓名。 影片还对梵蒂冈*高层的秘闻予以了披露:1978年,锐意改革、简朴清廉的阿尔比诺?卢恰尼(Albino Luciani)在教皇保罗六世去世后,成为新教皇——约翰?保罗一世。登上了梵蒂冈的权力**后,他决心着手解决梵蒂冈*棘手的教廷管理处和梵蒂冈银行问题。梵蒂冈下设的教廷管理处和梵蒂冈银行掌管的财富巨大,资本触角伸向**。1968年,教皇保罗六世任命马尔钦库斯主教为梵蒂冈银行行长。而马尔钦库斯与美国黑手*有联系,1973年,马尔钦库斯以梵蒂冈银行的名义,订购了黑手*组织伪造的股票,得到了巨额的回扣,为了以假乱真,马尔钦库斯又将150万元股票存入苏黎世银行。他还用大量的假股票买下一家从事金融、采矿和化工等业务在内的**公司,从而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利润。美国司法当局曾派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由于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参与此事的神职人员都守口如瓶,调查工作遭遇障碍,无法深入。 马尔钦库斯有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即意大利银行家米歇尔?辛多纳(Michele Sindona)。辛多纳也是黑手*成员,从事大量的非法活动。他从瑞士买下了*内瓦投资银行(Banque de Financement),而梵蒂冈在这家银行中占有相当多的股份。他们私自将储户的大笔钱款从梵蒂冈银行转移到*内瓦投资银行中辛多纳的账户中,一旦客户发现就归咎于计算机错误。在辛多纳和马尔钦库斯的背后,还有一个凌驾于他们之上的黑手*人物利考?杰利(Licio Gelli)。杰利原是意大利冲锋队的一名中尉,移居拉美后从事*火生意。1963 年,杰利加入了***。参加该组织的都是一些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辛多纳和梵蒂冈的一些神职人员。教皇保罗一世也似乎感觉到了巨额财富带来的种种邪恶,他决定将梵蒂冈在意大利所拥有的财产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变卖掉,然后在其他**重新投资。于是,辛多纳利用这个机会,将他在意大利银行的高额款项,由梵蒂冈银行转至*内瓦投资银行,将钱大批大批地塞进了自己的腰包。1974年4月,意大利股票和里拉汇率双双骤跌,这使辛多纳的银行出现了2 000亿里拉的窟窿。两年后,辛多纳被捕,但梵蒂冈的许多神职人员都为他开脱。 非法的经济活动引起了舆论界的密切注意,各方密谋勾结的内幕被逐步揭露出来。教皇约翰?保罗一世下令国务秘书维洛特(Jean-Marie Villot)立即调查。维洛特在罗马教廷是个老奸巨猾的实权人物,他从马尔钦库斯和辛多纳那里得到了不少实惠,所以他始终保持缄默,不置一词。教皇渐渐知道了梵蒂冈银行的黑暗内幕,他对这些贪赃枉法的行为十分愤恨,向维洛特宣布了对马尔钦库斯解除职务的决定,还宣布解除银行行长卡尔维等许多人的职务,并要求梵蒂冈银行与辛多纳等人断*一切联系,维洛特的国务秘书一职也被替换。 当天晚上,教皇约翰?保罗一世在准备讲稿后,还向两位神父道晚安,谁知这成为他的遗言。次*清晨,人们发现这位就任仅34天的教皇已与世长辞了。结论是,教皇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教廷立即对其尸体做了防*处理,且宣布不允许对教皇进行尸体解剖。约翰?保罗一世死亡前后的种种疑团,使人怀疑教皇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杀。然而,刀光剑影过后,这一切已成千古之谜。这位被誉为带有“上帝的微笑”的教皇的笑声永远消失了。1978年10月25*,新教皇产生了,他就是卡罗尔?约泽夫?沃伊蒂拉(Karol Józef Wojtla)红衣主教——一位折中的候选人。维洛特被再次任命为国务秘书,马尔钦库斯继续控制着梵蒂冈的银行,故事似乎还没有结束…… 伦敦桥下的罪恶 图15—2 所示的铜章是意大利安布罗斯银行发行的,此章重26克,直径为40毫米。图15—3 所示的铜章是意大利安布罗斯银行成立60周年纪念铜章,此章重336克,直径为96毫米。这家位于梵蒂冈的银行成立于1**6年,破产倒闭于1982年。 这家意大利银行的破产与一桩命案有关。1982年6月18*早晨7时30分,伦敦的邮递员发现黑衣修士桥下有一名身着灰色西装的男子上吊身亡,警察发现死者约60岁,大腹便便。死者的脚下及衣服口袋里都是砖头石块,还有15 000美元和一本护照,似乎给人留下了**的迹象。但是,深入调查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死者是被称作“上帝的银行家”的意大利安布罗斯银行的行长罗伯托?卡尔维(1920—1982,见图15—4)。 这一消息立即成为**头条新闻,吸引了**新闻媒体的好奇心。人们追踪发现,卡尔维于一周前的6月10*持假护照并剃掉胡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意大利,先去奥地利,然后去伦敦。也许人们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在接下去的那个星期一,安布罗斯银行的股价暴跌,一落千丈;星期三,银行董事会解散;星期五,卡尔维命归西天,留下安布罗斯银行高达35亿美元的欠债。 传闻及疑惑越来越多:银行的秘书在卡尔维死亡前几****,卡尔维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此后也不见了踪影。有关梵蒂冈给***成员下达密令以及帮助黑手*洗钱的传闻,都暗示着卡尔维是被谋杀的。有人说卡尔维是因为他的公文包里装的东西而被谋杀的;一些了解内情的人怀疑卡尔维去伦敦是为了见某些银行家,想胁迫他们支持安布罗斯银行;还有传闻说卡尔维是被黑手*杀害的,因为他拒*向黑手*贷款,而且掌握了太多黑手*同梵蒂冈违法进行资金往来的证据。当卡尔维和梵蒂冈银行行长马尔钦库斯大主教的交易刚刚露出冰山一角的时候,一个*大的通天阴谋或许就此被揭开。 马尔钦库斯是来自美国的天主教大主教。年轻时他辗转多国,后来到了梵蒂冈,成为教宗保罗六世教皇的英文翻译和处理教宗的海外旅行安排助理。马尔钦库斯身形健壮,外号“大猩猩”,还是保罗六世的私人保镖。1981 年后,他成为梵蒂冈继教皇、国务秘书之后第三有权势的人,成为一名红衣主教,并担任梵蒂冈银行的行长。马尔钦库斯涉嫌与安布罗斯银行高层有不正当往来,意大利监管部门认为他对银行的倒闭应负有责任。然而,由于证人离奇死亡及**神职人员具备外交豁免权等原因,意大利***门*终放弃起诉马尔钦库斯。教皇约翰?保罗一世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 伦敦官方的*初说法是,卡尔维是因为安布罗斯银行背负巨额债务导致破产而**身亡的。不过经过一年多的侦查,英国法院给出了“无法确定死亡的确切原因”的报告,这位“上帝的银行家”死亡的真正原因及这一丑闻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大的丑闻,可能永远没人知道了。虽然这一系列案件涉及意大利政坛公开的和地下的势力,包括黑手*、梵蒂冈、***等,但其情节错综复杂,以至直到**都没有人能把案件理出头绪,对相关嫌疑人的调查一直持续到2011年,*终还是以“无罪”结案。图15—5为破产前的安布罗斯银行办公大楼。 真实版《上帝的银行家》影片上映后,被人以“诽谤”为由告上了法庭,结果被迫在意大利影院下线。但是,反映卡尔维故事的虚拟版电影《教父3》(The Godfather:Part Ⅲ)又随之上映了。1991年英国人拍摄的喜剧电影《教皇必死》(The Pope Must Die)甚至极尽讽刺揶揄之能事,让一名黑手*当上了教皇。 ? 一场跨越百年的世界银行纪念币章之旅,饱含银行业沉浮变幻 ? 汇聚200余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30多个**的数百家银行 ? 有兴衰正史,也有奇闻逸事,跟随作者拂去百年的尘埃,看到历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