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90
折扣购买: 私小说(从左至右)
ISBN: 9787532157808
水村美苗(Minae Mizumura),*本女作家、文学评论家。 水村美苗,1951年出生于东京,12岁随父母移居美国。 曾就读于波士顿美术学校,赴巴黎学习法语,后考入耶鲁大学取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教授*语及*本文学。 1990年,以续写夏目漱石的未完之作《续明暗》一举成名,获艺术选奖新人奖。 1995年,以双语小说形式出版《私小说》,震惊*本文坛,获野间文艺新人奖。 2002年,耗时七年推出《本格小说》,被称为《咆哮山庄》的*本现代版,获读卖文学奖,相继被译为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等。 2008年,出版评论集《*语消亡的时候——在英语称雄的世纪里》,获小林秀雄奖,被译为英语;翌年相继出版《用*语阅读》、《用*语写作》。 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母亲的遗产》,获大佛次郎奖。
这一页,以夏威夷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妈妈和奈 苗还有我,三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五彩缤纷的夏威夷 花环。而下一页接连的则是我们在洛杉矶的 Disneyland(迪士尼乐园)里请真正的金发女郎爱丽 丝以及三月桂兔和我们一起拍的照片。妈妈穿着从* 本出发那天穿的同一套式样简约的正装和服。从年轻 时代起通过欧美电影所梦想过的美国就呈现在了眼前 ,她脸上流露出的某种不知所措的困惑表情被照相机 捕捉了下来。在她的身后,也是一片令人惊异的蔚蓝 的天空。可是,一翻到下一页,突然在沿墙地面上出 现了一片雪景:不是时光飞速流逝了,而是我们终于 到达了纽约。 我和奈苗一起拿着一把大大的铁锨,站在自己家 的院子里正在进行生平**次的除雪劳动。照片背景 上拍摄到的小型白色建筑物是我们家的一幢单独建筑 的车房——我曾指着它说,我们家有这一幢房子就足 够了啊,而这句话令当时沉浸在把一家人都带到美国 来的喜悦中的父亲有种加倍喜出望外之感。因为一到 美国之后,奈苗和我就要投入到一个个天然卷发的孩 子堆里去,所以,离开*本前夕奈苗和我刚烫过头发 ,那一头硬挺的黑发卷卷曲曲地崭新而油亮。如今早 已经死去的家里那只牧羊犬黛拉那时乘坐另一班飞机 刚刚到达美国,它那浑身上下无一丝脂肪的年轻的躯 体跃然呈现在照片上。我笑着,奈苗也在笑着。那个 时候奈苗一边笑一边在想着什么呢?说不清为什么, 但我总觉得好像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想回*本去了。 并且,对从那以后自己一直是活着的这个现实, 我似乎一直都只能看作是一个假象。 我究竟做过多少次同样的梦啊? 不知何时,我已经身在*本,我被童年的玩伴们 的面孑L包围着。我说:怎么原来这么近啊!是啊, 是啊,为什么没有早点儿回来呢? ——可是噢,人家不知道居然这么近嘛! 真是不应该把这件事想得那么难啊! 人家地理课学得不好嘛,脑子里混混沌沌地一团 糟,一直一味地以为要想回到*本就得越过一片辽阔 的大海呢! 什么呀,原来一坐上火车再换上公共汽车不就能 到了吗?!当时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坐飞机和坐船 的钱简直可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可是,要说坐火车 或者坐公共汽车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怎么说 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用我给邻居家那个名叫 Bill(比尔)的男孩儿当babysitter(临时照顾小孩 子的保姆)所攒下的钱就能回去啊。*本,有时候是 一个要坐两三天火车才能回得去的地方,而有时候又 是一个坐上通往郊区的电车花上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到 达的地方。不仅如此,有时候它也是一个走路就能到 达的地方。 如果路走对了的话,那么,只需要二十分钟!为 什么迄今为止我没有想到这条路呢?为什么我会忘记 这么重要的一条路呢?为什么、为什么我呀……? 我只需穿过被路两旁那一家又一家杂七杂八的店 铺挤迫着的那条道路一直往前走,走到尽头后往右拐 ,走几步,没多久店铺就逐渐减少而住宅则开始增多 。接着是向左转,然后再往右一拐,视野便会突然开 阔起来,四周一片敞亮。眼前展现出一片低矮的原野 来,仿佛一个圆圆的大坑。不知道从何时起住宅已经 远离此地,令人感觉到一片柔和的光线在支配着周遭 的一切。是的,我是必须出现在这里的。就是这片原 野!站在这片原野向右手边望去,如若沿着旁边的石 子小路蜿蜒前行,就会走到我熟悉的一条街道上。那 是战后的东京近郊建起来的新兴住宅区所特有的那种 杂乱无章的街道,沿着那条街道一走过幼儿园、消防 队、超市和街道小工厂就会撞到既可以走回自己家去 又可以通往自己就读的小学的那条马路。如果朝着回 家的方向往左拐,就是一条我经常去玩耍的小小的十 字路。在那条十字路上,随着暮色渐浓,常常不知从 哪儿会有自来水流到马口铁打制的洗碗池的声音和碗 盘互相碰撞发出的声响传来。即便如此,我依然继续 玩着,那根微微倾斜的电线杆子上的黄色灯泡会突然 亮起来,四周会突然聚集起充满寂寥的茫茫黑暗。如 果朝着通往小学的方向朝右拐,那么,就会走到高高 耸立的松树即使在白昼都会把阳光遮住的、一座神社 的院子里。就是那座奶奶曾经带着奈苗和我两个人进 去并肩荡过秋千的神社。梦里重访的神社的院子比记 忆中的*加昏暗阴凉。简直就像是在梦中又做了一个 梦。 然而,一睁开眼睛,总是一个样子——依然还是 在美国。 上帝啊上帝,哪怕是短短的一瞬间也好,请让我 在那个城市站上一小会儿吧!P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