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智慧(一本书读懂中国传统正能量)/国学智慧全书

弟子规全智慧(一本书读懂中国传统正能量)/国学智慧全书
作者: 诸葛文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86
折扣购买: 弟子规全智慧(一本书读懂中国传统正能量)/国学智慧全书
ISBN: 978750937541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讲的 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孟子少年 读书时,并不是十分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后 准备去玩,正坐在机前织布的孟母见儿子贪玩就问儿 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 孟子点头回答道:“会背诵了。” 孟母高兴地说:“好,那你背来给我听听。”说 完还表现出一副很期待的样子。 可是孟子并没有满足孟母的期待,他翻来覆去一 直在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正在织布的孟母听完非常气愤,只见她举 起一把刀,毫不犹豫地将眼前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 麻线纷纷落在地上。看到母亲将自己辛辛苦苦才织好 的布割断了,孟子吓得惊了一下,他心中既害怕又不 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责备他 道:“学习就像织布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专心和耐 心,如今你不用心读书,这不就像眼前剪断的麻布吗 ?布断了就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能持之以恒 ,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这 里,孟母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孟子听完母亲的话后很 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记母亲的叮咛和嘱咐,起早 贪黑,刻苦读书,终成一代儒家宗师。 孟子不用心读书,得到了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孟母 的批评,对于孟母的责备和教育,孟子能够虚心接受 ,并认真思考自身的缺点,认真读书,这就是孝顺的 表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父母的殷切希望 。所以,对于子女身上表现出的诸多缺点,他们都会 看在眼里,伤在心上。他们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子女 的不争气,是因为他们对子女抱有很大的希望,而子 女却没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 父母批评子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爱子。试想, 如果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和成长不管不顾,不闻不问 ,任凭他们或好或坏地发展,那么结局一定是很糟糕 的。对于自觉自愿学习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置若罔闻 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但对于自制力不够强的 孩子来说,父母的置若罔闻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当 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散漫惯了,他很容易沾染 上坏的社会习性,从而走上一条错误的发展之路。这 对他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孩子家长,父母可以批评和责备孩子,对他 们进行管制和约束,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和人生观,使他们走上一条光明之路。而作为子女来 说,对于父母的责备或教育,一定要学会虚心接受, 不要有抵触之心,不要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烦恼。 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是尽孝的表现,而不接受批 评不仅是不孝的表现,反而会让自己养成自高自大、 刚愎自用的恶习,久而久之,让自己走上一条傲慢之 路。 一个人如果不能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评,那么他离 自身的失败也就不远了。对于周围人的批评,我们要 接受。对于父母的责备和教育,我们更要学会虚心接 受。 虚心接受父母的责备或教育,是听从父母话语的 表现,也是尽孝心的表现。父母的教诲往往包含着他 们深厚的人生感悟和宝贵的人生经验,是非常值得我 们吸收和接纳的。相反,不能虚心接受他们的责备或 教育,违背他们的意志行事,则会令他们伤心痛苦, 因为你背离的不仅是他们的初衷,也是自身正确的人 生方向。 弟子规精华 父母的责备或教育,是他们宝贵的人生感悟和人 生经验的精华,他们经历过一些弯路,所以不愿让你 重蹈覆辙,所以才会给你那么多谆谆教诲。既然如此 。就要虚心接受他们的责备或教育,顺从他们。P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