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冶萍三部曲之红顶尴尬

汉冶萍三部曲之红顶尴尬
作者: 胡燕怀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汉冶萍三部曲之红顶尴尬
ISBN: 97875702046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老伙计与新东家 说起盛宣怀和袁世凯之间矛盾的由来,切莫以 为仅仅是京汉铁路改线那么简单。铁路改线那是摆 到了明处两人不能不争的面子问题,其实他们还有 着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年末,袁世凯由山 东巡抚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所谓疆臣领 袖的职位,此前在李鸿章离任后已经历了四任前任 :他们是继任者王文韶、荣禄、裕禄两位满员以及 李鸿章又回任了一次。 原来,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赴 日议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成为举国 唾骂的众矢之的。为了平息众怒,朝廷不得不开去 他盘踞了二十多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调 任两广,以示“薄惩”。年近耄耋的中堂李大人心 灰意冷,倒也落得在广州优哉游哉,苟度残年,满 以为今生必将终老岭南无疑,谁知几年后──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北方大乱,八国联军入侵, 北京陷落,慈禧和光绪仓皇西逃。最后要与洋人议 和的时候,逃到西安的小朝廷这才想起了“素以对 外交涉见长”的李鸿章,于是匆忙下旨让他回任直 隶总督,敕命全权大臣与洋人议和谈判。 李鸿章不肯再接这份烫手的差事,在广州拖延 着,找各种借口不肯北上,可他终究还是不敢抗旨 。当他最后不得不从广州启程北上路过上海时,这 位北洋的老东家感慨万千地对跟随他多年的小伙计 盛宣怀说:“和议成,我必死。”后来的事果然被 他不幸言中。光绪二十七年九月《辛丑条约》签订 ,李鸿章咯血死于北京贤良寺,时年七十九岁。直 隶总督的位置空缺了出来,袁世凯的机会也到了。 靠着在戊戌政变中出卖维新派而讨好了慈禧,后又 疯狂镇压义和团,他终于得到了疆臣领袖的职位。 盛宣怀为了袁世凯的上台也曾不遗余力。 早在“东南互保”时,盛宣怀即为袁世凯继任 李鸿章之位大造舆论,他致信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 凯说:“……合肥老矣,旋乾转坤,中外推公。” 那时盛宣怀说“中外推公”,恐怕还不仅仅只是奉 承之言,更是以他敏锐的眼光预见到了袁世凯未来 在政坛上的崛起。这次在李鸿章死信传出之前,盛 宣怀又秘密电告袁说:“傅相昨日两点钟已不能言 ,神气恍惚,病势甚危。……北门锁钥,非公莫属 。”接着又凭借专折奏事的特权,索性向朝廷举荐 袁世凯:“……唯俄约未定,天津未还,直督一席 ,慰廷(袁世凯字)颇孚众望。”盛宣怀是何等精 明之人,他绝不会无缘无故为袁世凯叫好。他已经 把满朝文武仔细权衡了一遍,确认这个小他十五岁 的袁某人是北洋新东家的*佳人选。盛宣怀很看重直 隶总督的人选,因为北洋是他的起家之地,现在虽 然已不在北洋做官了,供职中央(庚子年由四品太 常寺少卿超升正三品宗人府府丞,第二年加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