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作者: 田朴珺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那些钱解决不了的事
ISBN: 978755961866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源自承礼的改变 我工作室的另一个业务就是承礼学院,它也是我 写这本书的初衷。承礼学院希望将更多讲究生活品质 、追求生命之美、愿意传播善念的人聚集在一起,然 后把这种美好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承礼学院以礼 仪为基础,既学习现代礼仪和西方先进的商业管理理 念,也将中国文明之美传递给世界,是一座促进中西 方交流的文化桥梁。 “承礼”二字的含义是“承先启后,礼理致仁”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自然要继承老祖宗的优良传 统。但同时,在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应掌握 世界通用的社交规则。如今“学好数理化”已经不能 “走遍天下都不怕”了,还要学习不同国家的人文社 科知识,尤其是如何与人打交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 “走遍天下都不怕”。 2015年,承礼学院成立。成立学院的想法是我一 年前在英国剑桥大学小住的时候产生的。 以前在美国读书时,我也去过不少西方国家,对 基本的礼仪规则也有所了解,比如如何握手、如何使 用刀叉。但到了英国我才发现,“左手拿又,右手拿 刀”原来只是最基础的规则,关于肉该怎么切,勺子 该怎么舀,用完餐后盘子该怎么摆,还有许许多多的 门道和讲究,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一样。礼仪是文化的门槛,在背后支撑它的是一整套 社会文化体系,如果不了解礼仪,你就很难真正接触 到这种文化的核心,于是我决定要系统地学一学。 而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自己不仅掌握了 很多实用的技巧,气质也变了,整个人都更加自信与 优雅。我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组织了一些朋友 一起来英国学,于是第一次“课程”就这样开始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名“大满贯选手”,他参加了 承礼学院两年以来的所有课程。他是一位来自河北的 企业家,从小在农村长大,性格很朴实。第一次来上 课时他很害羞,不会主动和大家沟通,但在几期课程 之后,他就焕发出自信的光彩,而最让人惊讶的是, 他今年居然开始学钢琴了!你能想象吗,一个三十多 岁的画风像武松一样的男人,突然跟你说要对生活有 些审美追求,然后就去看画展、学钢琴。那一刻我真 的为他感到很高兴,也为自己颇感自豪:对于一件有 正能量的事来说,哪怕只能影响到很小的一个群体, 甚至只有几个人,它也值得做下去。 从一开始办承礼学院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以后 有条件的话还要为青少年做些事:一个孩子的改变能 带给一个家庭的改变,而从小改变和塑造一个人,不 仅相对更容易,对他整个人生的影响也更大。 目前承礼已经做了三期青少年课程。第一期时, 招来的学员年龄层不太一样,最小的九岁,而最大的 已经二十一岁。起初,大朋友和小朋友不太能玩到一 起,为了大家都能互相了解,我们就安排年龄大的孩 子去照顾年龄小的孩子。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 没有兄弟姐妹大家庭的生活体验,但其实这挺重要的 。大家庭的生活体验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关怀,什么 是无私,什么是爱幼,什么是敬长,这些也是中国文 化中很重要的部分。 七天的课程结束后,不少年龄小的孩子都说会想 念哥哥姐姐,大孩子们也表示含不得弟弟妹妹,承礼 让大家成为一个家庭。毕业典礼上,不少人都流下了 眼泪,看到这一幕,我也哭了,其中有不舍,但更多 的是为他们感到骄傲。 如今同想起来,做承礼学院两年多的时间里,我 也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和很多困难,最突出的一点就是 有人说:你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去教“西方礼仪 ”?有些人甚至还会进行语言攻击。这些问题确实也 曾困扰过我,但现在我的想法很坚定: 第一,不论东方西方,在“道”的层面上,礼仪 的根本精神都是共通的,只是“术”的表现方式不同 ,其精髓都是强调“尊重”,重视“秩序”,从而让 文明变得更好。 第二,在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单纯强调 “东方”或“西方”的二元论有些狭隘,很多东两已 经超越了地域限制,而变成一种国际共同认知。例如 ,英语是文字层面的国际语言,而社交礼节就是一种 行为方式上的世界语言。就像东方国家的领导人在正 式场合也要穿西服打领带,也要握手,这些基本礼仪 规则都是要遵守的。 无论拍纪录片还是教礼仪知识,我的目的都是将 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帮助朋友们更快融人社会 。每个人都会经历“新鲜人”“社会人”“国际人” 的进阶过程,因此我想把这本书献给那些初入社会的 朋友,希望大家可以在社交礼仪方面少犯错误,少走 弯路。或者通过看完这本书,至少做得比曾经的我出 色一些,这就足够了。 …… p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