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美食家(名家中篇小说典藏)
ISBN: 9787533944094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同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作协副**、江苏省作协**等职。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小巷深处》一举成名。著有《美食家》《享福》《小巷深处》《小贩世家》等中短篇小说,文论集《小说门外谈》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倒是与他无缘,因为他 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 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 头汤面!”这句话需要做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 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 难理解其中的**力。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 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 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代了,食谱里都有,算 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代几笔。吃还有什么 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 ,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在朱鸿兴的店 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 ”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 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 待你吩咐吃法: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 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 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 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一一 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盆子里,吃 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 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在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 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连串的切口:“来哉,清炒 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 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 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 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 汤气。朱白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 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 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 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他的艺术 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朱自冶揉着眼睛出大门的时候,那个拉包月的阿 二已经把黄包车拖到了门口。朱自冶大模大样地往车 上一坐,头这么一歪,脚这么一踩,叮当一阵铃响, 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吃罢以后再坐上阿二的黄包车 ,到阊门石路去蹲茶楼。 苏州的茶馆到处都有,那朱自冶为什么独独要到 阊门石路去呢?有讲究。那爿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 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 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 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 的紫砂壶里。吃喝吃喝,吃与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 体,凡是称得上美食家的人,无一不是陆羽和杜康的 徒弟。 朱自冶登上茶楼之后,他的吃友们便陆续到齐。 美食家们除掉早点之外,*不能单独行动,行动时* 少不能少于四个,*多不得超过八人,这是由吃的内 涵决定的,因为苏州菜有它一套完整的结构。比如说 开始的时候是冷盆,接下来是热炒,热炒之后是甜食 ,甜食的后面是大菜,大菜的后面是点心,*后以一 盆大汤做总结。这台完整的戏剧一个人不能看,只看 一幕又不能领略其中的含义。所以美食家们必须集体 行动。先坐在茶楼上回味昨天的美食,评论得失,第 一阶段是个漫谈会。会议一结束便要转入正题,为了 慎重起见,还不得不抽出一段时间来讨论**向何方 ?是到新聚丰、义昌福,还是到松鹤楼。如果这些地 方都吃腻了,他们也结伴远行,每人雇上一辆黄包车 ,或者是四人合乘一辆马车,浩浩荡荡,马蹄声碎, 到木渎的石家饭店去吃鲃肺汤,枫桥镇上吃大面,或 者是到常熟去吃叫花鸡……可惜我不能把苏州和它近 郊的美食写得太详细,生怕会因此而为苏州招来*多 的会议,小说的副作用往往难以料及。 P6-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