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让孩子天赋自由
ISBN: 9787508646879
林怡 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本着“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的理念,帮助父母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对方法去爱。她创办的林怡育儿网站,现已成为父母们咨询育儿问题、交流育儿经验的平台,育儿博客粉丝逾65万。 她是中央电视台《前沿讲座》、新浪亲子、摇篮网、宝宝树等育儿媒体特邀专家;她在《时尚育儿》《母子健康》《父母必读》等多家育儿杂志开辟专栏;曾出版畅销书:《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上幼儿园不用愁》等,深受父母喜爱。
如何选择早教班? 很多朋友向我咨询如何选择早教班,说实话,这 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只有实地考察,自己权衡才可确 定。同一个机构的早教班,不同的实体店可能会有差 异,不同的老师去实施也会有差异,每个家长都会有 不同的要求与看法,孩子气质类型不同,适应及受益 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适合孩子的就是好的。 关于选择早教班,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几点,供 参考: 1. 理念要与家长吻合。 否则,报名参加了,家长有诸多的疑惑与不满, 就必然会流露出某些情绪。即便不流露出来,孩子也 可以敏感地解读到,并受家长情绪的影响,感受到很 多的压力,或者因无法本心流露,被家长和老师错误 解读,与其真实需求相左。 2. 孩子要感兴趣。 若孩子不感兴趣,家长一厢情愿,就算逼着他去 了,效果也不会好。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孩子一 开始不感兴趣,去多了,变得感兴趣了。或者一开始 感兴趣,去多了,不感兴趣了。无论是哪种情形,建 议都要视孩子的情况来定。亲子班以调动孩子兴趣为 重心,强求会带给孩子压力,效果也不好。因此,当 孩子不愿意时,要慎重考虑,并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 、一贯的反应权衡,最终决定是否继续参与,延缓参 与,或者干脆不参与。 3. 老师懂孩子,充满爱心,很容易为孩子所接 受。 否则,课程再好,老师实施不好,或者老师只是 为了工作而工作,无法享受其中,那么,因为孩子具 有直指人心的本能,他也会因感受到老师的敷衍或情 绪而无法享受课程,效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考察老师 的状态很重要。观察孩子对老师的反应,大致就可以 判断这点。 4. 授课的方式是否灵活,是否适合孩子。 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授课,孩子的反应 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孩子反应热烈,表现得有兴趣。 而对于那些谨慎型的孩子,他们的反应可能会比较暧 昧,或参与度不高,此时需要观察孩子是否在关注课 程。即便他参与度不高,但依然在以他的方式关注, 那就说明他感兴趣。孩子是全然活在当下的,喜欢就 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们不会伪装自己,除 非他一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 法。因此,进了早教班,观察孩子的反应,大致就能 判断是否适合孩子。 除了孩子的反应,如何授课也是需要认真观察的 事情。早教班的课程内容如果重在灌输知识、教授方 法,这样的课程就不适合孩子,对孩子益处不大。若 以激发孩子潜能,或启发孩子智慧为重心,这便是值 得去上的课程。当然,这里提到的潜能与智慧,不能 狭隘地理解为学习知识与技能。 5. 参考其他家长的意见。 但是参考其他家长意见时,一定要判定一下,对 方的理念与期待是否与你自己的相近。 当然,除参考上述几点之外,还要考虑孩子的一 些阶段性的特点。比如,孩子可以一心多用,有时看 似他没有参与,但实际上,周围环境的所有信息,他 都在接受。因此,当孩子不抗拒时,也可能表明他实 际上在关注。 也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参与课程,与课程好坏或 者孩子是否喜欢无关,而与他的情绪及状态有关。而 他的情绪与状态,又与诸多因素相关,需要一一厘清 ,才好确定。孩子情绪的问题处理好了,状态变了, 也许他就喜欢了。 选定早教班之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期待 。若过于功利地看待早教班,我们难免失望,就会引 发很多负面的情绪,带来很多的问题。 早教机构的好处在于他们有与家庭完全不同的环 境,有家长难以实现,或者虽然可以实现,但没有时 间与精力去实施的课程。若老师以适合孩子的方式给 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 当然,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我们 足够有心,在家庭这样的环境,一样可以实现。因此 ,早教班不存在必不必须上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 上的问题。早教这件事,家庭永远是重心,早教班只 是有益的补充。上不上,可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定 。 我的儿子琛琛小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报早教班, 因为我舍不得那几个银子,当然,还因为我天性散漫 ,更喜欢随性地生活。不去早教班,我可以自由自在 ,按照我的喜好安排活动,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日子。 为了让我们彼此都享受在一起的时间,我不得不变着 花样跟他玩,而这,恰恰成了我实施早教最有效的方 式。 早教班不存在孩子多大适合去的问题。在父母尽 责的前提下,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即便不去,父母 有心的话,也是可以弥补不去的缺憾的。若父母不尽 责,试图依赖早教班来弥补甚至替代父母的教育,那 终究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无益。 孩子上早教班之后,也许我们还会被另一个问题 所困扰,即部分孩子参与度不高。这也是不需要担忧 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 旁观,而不热衷于参与。旁观对这类孩子来说也是参 与的一种方式。因此,只要孩子看起来还算享受,说 明他对课程还是感兴趣的。即便他看似没关注课程, 也不表明他真的没有关注。因为孩子有一心多用的本 能,他可以同时接受环境中的诸多信息。这类孩子往 往看似没关注,但是什么都没耽误学。 因此,给孩子报早教班之后,不要过于看重结果 。如果过于看重上课的效果,就会带给孩子压力,也 逼迫老师变得更为功利,演变成灌输,就会适得其反 。既然报了早教班,就抱着孩子多了一个玩耍的场所 的态度对待好了。家长越放松,孩子越放松,他的状 态越好,才会获益越多。如果为了看到效果逼迫他, 他就会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