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米芾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作者: 何炳武//王永莉|总主编:何炳武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米芾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ISBN: 97875513126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家世生平 960年,后周的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开封城北 二十里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 ”,建立“宋”政权,史称北宋。 宋仁宗(1010—1063)时期,北宋已经历近百 年的发展,其时,官僚机构空前膨胀,行政效率低 下,禁军数目达到八十万之多,这些成为北宋政府 沉重的政治、经济负担。为了改变官僚、军事机构 的繁冗状况与长期以来的积贫积弱现象,缓解财政 压力,富国强兵,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用 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蔡襄等人实施以“ 兴致太平”为主要目的的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 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内容的改革方案,即明黜 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 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欧阳修、蔡 襄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得到了 宋仁宗的支持与采纳。庆历四年(1044)三月,宋 仁宗又下令重新修订科举法。此外,还颁布减徭役 、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但是,“庆历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经济、 政治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与疯狂报复。他们 大肆散布谣言,伪造证据,诬陷改革派要另立新君 。范仲淹、富弼等人无法自辩,只能请求外任以证 清白。 庆历四年(1044)六月,范仲淹自请出任陕西 、河东路宣抚使,其《岳阳楼记》所谓的“庆历四 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描写的其实就是“庆 历新政”后期的政治情景。八月初,富弼亦被迫自 请出任河北宣抚使。一大批改革派官员相继被排斥 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庆历五年(1045)正 月,辽使至东京告辽夏战争结束以示友好,来自北 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相继解除。宋仁宗认为天下已太 平,遂罢去范仲淹参知政事、富弼枢密副使之职, 任命守旧派贾昌朝、陈执中接替杜衍、章得象为宰 相,“庆历新政”最终失败。“庆历新政”失败后 ,北宋政府陷入更深的社会危机中,庞大的官僚机 构、军事设置与繁重的赋税徭役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 为了杜绝唐代藩镇割据的重演,北宋实行“重 文轻武”的基本国策。这种国策,虽然从一定程度 上削弱了北宋王朝的国防力量,致使北宋在与辽、 夏、金等北方游牧政权的对峙中处于下风,但是却 有效促进了北宋王朝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 繁荣发展,因此,相比于北宋王朝在和周边民族政 权交往中的弱小与劣势,北宋时期的经济、文化、 思想等领域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宋朝建国后,大力倡导儒学,大规模推行科举 制,文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彻底打破了魏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