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超级航空母舰 : 从“企业”号到“福特”级

美国海军超级航空母舰 : 从“企业”号到“福特”级
作者: 张明德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96.00
折扣价: 67.20
折扣购买: 美国海军超级航空母舰 : 从“企业”号到“福特”级
ISBN: 9787568075718

作者简介

张明德是中国台湾著名军事图书作家,已出版图书几十种,他的作品题材主要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各种武器装备的深入详细和清晰的介绍,同时也涉及一些武器研发和发展史。本系列和空中力量的战机系列有近十种。张明德先生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深受广大军迷和专业人士认可。

内容简介

在2012年12月1日的退役仪式上,“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N 65)正式结束长达51年的服役生涯,随即在2天后于美国海军诺福克港(Norfolk)展开了舰艇终止卸载计划(Ship’s Terminal Offload Program, STOP)工程,逐一 移除了舰上的桅杆与天线,封闭与清理了近3900个舱室、800个储存槽、隔舱与150个舱口,并关闭了冷却水、饮用水、低压空气、空调与JP-5航空燃油输送分配系统。 为期6个月的舰艇终止卸载计划工程结束后,接下来“企业”号航空母舰于2013年中前往它的诞生地——位于诺福克附近的纽波特纽斯(NewportNews)船厂,进行长达4年的非活化(Inactivation)工程,陆续卸除舰上搭载的燃油、水等液体承载,释放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拆除耗材、工具设备与危险物质,并切断电力与照明系统,还将利用纽波特纽斯船厂的专用设备,卸除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待这项工程于2017年结束后,该舰将被送往华盛顿州普吉特湾(Puget Sound)海军船厂的中继维护厂(Intermediate Maintenance Facility)进行剩余舰体的拆解工程,并利用该厂的特殊机具拆除舰体的核反应堆舱段。 曾有不少人希望保存这艘十分具有纪念意义的史上第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但由于核燃料与反应堆移除工程必须大范围地切开舰体甲板,事后的舰体复原非常麻烦,保留“企业”号作为纪念舰的构想便遭到否决,整艘船可能只会保留部分舰岛结构供作纪念。至于“企业”号的舰名,则由2018年开工的“福特”级(Ford Class)航空母舰3号舰CVN 80继承。也就是说,造成“企业”号航空母舰难以保存下来的原因,正是其*大特色所在——8具A2W核反应堆,核动力固然赋予了“企业”号航空母舰部分作战性能上的优势,但也带来许多麻烦。事实上,早在“企业”号航空母舰诞生之初的半个世纪前,如何看待航空母舰核动力化的价值,在美国一直是个争议性话题。 编辑推荐 航空母舰是当代世界上唯一终极海上多任务作战平台,也是空海一体战、全域作战等各种新旧理论和实战的中心点。作为当今海上不可或缺的利器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航空母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研发历程、技术发展也是值得我们了解的。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航空母舰和相应的海陆空力量是很实际的做法。“航空母舰丛书”立意就是做一些科普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航空母舰丛书”第*批推出《美国海军超级航空母舰:从“合众国”号到“小鹰”级》《美国海军超级航空母舰:从“企业”号到“福特”级》《现代航空母舰的三大发明: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与光学着舰辅助系统的起源和发展》,深入而清晰地讲述了美国海军超级航空母舰的研发、制造和改进过程,以及航空母舰这一终极海上多任务作战平台的运用历史。本丛书以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发展的时间为脉络,将航母发展中发生的技术进步从航母设计的技术角度完整展现,在国内尚属首次。作者以其事无巨细的文风将航母发展过程中的那些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极为尽兴。作者特别撰写了现代航空母舰三大发明的背景和全过程,细致地疏理了现代航空母舰的发展。 本书作者张明德是著名军事作家和军事领域专栏编辑,在长达十几年的军事文章写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文章内容翔实,基础资料多来源于国外的原版资料,对于航空母舰技术、发展的描写和分析从不用推测方法进行臆想,而是极为关注该领域的*新文章、书籍。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曾经在军事刊物或论坛中发表,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