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红字/红色起点

白纸红字/红色起点
作者: 程小莹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2.85
折扣购买: 白纸红字/红色起点
ISBN: 97872081588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1.伍豪之约 伍豪约见李富春,谈左翼文艺阵营团结的事。那是 1929年2月。早春,晨空中绽出一片青天,即起风,头年最 后一片枯叶落下;冷雨随之袭来。至前年春起,青天白日 骤乱,万象趋衰。春意心不在焉。 伍豪即周恩来。中共上海组织转入“地下”,中共中 央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化名“伍豪”,谐音“五号 ”。李富春是当时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 1928年6月,周恩来赴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行前, 便发现左翼文艺阵营出现某些裂痕。此事上心。六大会毕 。1928年底,周恩来自莫斯科到远东,入国境;在哈尔滨 ,见到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工作的任国祯。 “任国祯是鲁迅先生在北大时教过的学生。”伍豪对 李富春说,“我在任国祯那里看到鲁迅先生给任国祯的一 封信,信中谈到创造社的‘理论’;可以看出,先生对这 次论争的不满。这次到上海,我联系到潘汉年和冯雪峰, 又了解到矛盾有了新的发展。” 论争主要在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发生,还涉及 对茅盾的不恰当批判和错误的指责。此外,创造社和太阳 社之间,也存在分歧和争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公开反共,扼杀革 命。1928年开始,国民党当局采取法西斯军事镇压的同时 ,亦加紧文化“围剿”;白色恐怖日益严重。1928年6月, 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六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为 “争取与积聚广大群众势力,准备新的革命高潮之到来” 。 “我们应该看到,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强大并严密占据 城市,使我党在城市继续开展革命斗争极其困难,像过去 那样采取工人罢工、学生风潮、武装起义等公开的斗争方 式,已经不可能。,’伍豪分析,面对严酷的斗争现实, 迫切需要采取适合新形势的斗争方式。他对李富春说,在 文化战线上,在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上海,如此一批共 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坚持革命文化活动,值得重视;应该 加强党在文化战线上的力量,使初起的革命文化活动发展 起来,聚集和组织进步文化力量,进而确立党对进步文化 工作的领导地位。 “眼下,对敌斗争的严重局面,迫切需要革命文艺阵 营内部团结起来,共同对敌。”伍豪提议,由上海党组织 干预,停止论争。 1921年7月中旬,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 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1927年秋,太阳社成立于上海,发起人包括蒋光慈、钱 杏邨(阿英)、孟超、杨邮人等。大革命失败以后,从实际 斗争中转移到上海从事文化活动的中共党员,成为太阳社 的主要核心成员;相似的斗争经历和共同的思想基础,使 这些文学青年在文学主张与创作上,也有相近的倾向:积 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 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时中国时代发展 潮流合拍,顺应社会革命需要;在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