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理(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

微管理(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
作者: 陈洪安//郑玥//季昌梧//吴露琼//吴奇鹏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微管理(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
ISBN: 97873023540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3 这就是“微时代”!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 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 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博”为 代表的微传播迅速影响着人 们的思想行为,人们写着微博客、制造着微语录、尝 试着微阅读、进行着微公 益,这些细微的语言和行为反映着人们内心世界的细 微变化,并进行着相互的细 微影响。于是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一个新的 时代一“微时代”已经悄 然来到我们跟前。 大部分人对于微博十分熟悉,但是对于“微时代 ”这个词,还有那么一些陌 生。其实很好理解,是微博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微 时代”的最终到来。 从网络的流变的过程来看,微博可以说是带动了 整个网络交流去完成一个从 加法到减法的过程。作为“划时代”的一大新型传播 媒体,微博迅速取代之前广 受欢迎的博客而赢得广大用户的青睐。比之于之前的 博客,微博所要求的字数大 幅度降低,在编辑和语言组织方面的门槛同样也降低 了,又通过手机、电脑等多 方客户端的支持,这三点因素使得微博在短时间内可 以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尽 管单个的信息发出很小)。这就为个人微观处理信息 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平台,无 论是在家中,在车上,还是在路边,任何人都可以随 时随地接受来自全国各地最 及时的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迅速发布在网上传 播开来。 用户在自己的信息微管理层面获得极大的自主权 和选择权,这大大提高了微 管理的效率。如今,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 人云集在此,微博在信息传 递方面俨然成为交流、娱乐、讨论、传播甚至监督的 平台。在近年来的各大事件 中,微博在信息传播与道德监督方面发挥了不可以替 代的作用。 于是自然而然的,微博就被称作了“微时代”的 引导者。当然,不仅仅是博 客的微化,很多方面都在微化,“微公益”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子。“微公益”的理 念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仅仅只有企业家、富 豪才能参加公益和慈善,普 通百姓也能够参与进来,这也正是微时代的优势之一 。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才能被称为“微时代” 呢?微时代的定义其实不难 找——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 术,运用音频、视频、文 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 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 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 如果把“微化”作为一个特定称呼,那么我们就 可以说,原本只是存在于微 博这一网络交流当中很小的领域所出现的微化,现如 今早已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 领域了。在每个小的生活里,我们的日子被多元的信 息和多样的内容划分成更多 的细小片段,每个片段都精彩纷呈,与其他人的生活 一起,共18构建了整个大时 代,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微时代。 现如今的我们,早已经走进信息极速的微时代。 简单来说,微时代信息的传 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如果 细致考究微时代的特征,迷 你性、瞬时性以及扁平性,这三个名词便很容易被我 们所想到。 很多人都认为微时代的迷你性体现在内在信息的 传播的琐碎与及时,其实这 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的体现, 那就是传播设备上的方便便 携。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 而且3G网络以及相应技术 已经融人手机应用中;随着电子纸技术的发展,电子 纸也将与3G技术融合,增 加上网功能。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信息接收终端将不 会仅仅局限于手机或是电子 纸,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建设,各种物品将被赋 予智能,兼具传播功能,人 类的信息接收终端种类不断增加。这些小巧便捷的信 息接收终端可以使人类的传 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 当然,移动终端也反过来迎合了微时代的迷你性 。当下各类移动便携终端正 大行其道,相比于电脑,他们的体积已经大大缩小, 屏幕等信息展示框的面积都 相应变小。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显示屏为13英寸, 而一部手机的平均尺寸为 100mm×40mm×20mm。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传播内 容已经不合时宜,迷你 的传播内容将备受青睐。 传播必然含有信息的流动,微时代的信息流动呈 现出更加微观和琐碎的趋 势。移动终端使得人类的传播更加流动,也将人们的 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 人们会选择无聊与零散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或接 收活动。时间的琐碎决定了 人们不可能有大量时间来接受大篇幅的电影、电视剧 、漫画或是小说。不仅如 此,移动的信息终端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 活动的心态,人们更青睐一 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 冗长沉重的内容。而这,就 是微时代的迷你性。 微时代在带来了信息传输高效率的同时,传播活 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 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 震撼力,这就是我们大家最 容易发现的微时代特点。对于传播者而言,小的信息 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加快了 信息内容更新,更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通信设备在很 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像微 博,只允许使用者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但可 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多 种途径发布,所以,微博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 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 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 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 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 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 读兴趣的内容。瞬时性可以说是微时代的生命之所在 。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扁平化传播这一特点。数 字技术使传者与受者位置互 换、重叠并且逐渐变得模糊;传播活动逐渐“去中心 化”,甚至出现“无限中心 化”的趋势。在web2.0的技术平台上,信息传播交 互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是 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 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 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在微时代,传播的 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每一 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相比之前 ,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 捷、高效、平民化。微时代使得人人在对话中实现决 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的主 体,使得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 微时代以其极速的瞬时性、瞬间的流动性和传输 的高效性,在信息爆炸的今 天届得百为雷要和突出。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