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战国策(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左传战国策(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作者: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2.88
折扣购买: 左传战国策(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
ISBN: 97878072098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鄂 背景回放 本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讲述了春秋初期诸侯国之一的郑国国内 一场激烈的政权斗争。这里的郑伯指的是郑国国君郑庄公,他是春秋时期的 首位霸主。共叔段是庄公的弟弟。鄢,地名,今河南鄢陵境内。本篇以简洁 明快的文字将工于心计的郑庄公、贪婪无能的共叔段和偏心幼子的姜氏描写 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初①,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②,惊姜氏 ,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 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 ,使居之,谓之京城大③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 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 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 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 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注释 ①初:当初。《左传》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这个词,这里指郑伯克段于 鄢以前。 ②寤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寤,通“牾”,逆,倒着。 ③大(tài):后来写作“太”。 译文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名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庄 公降生时是脚先出头后出的,这是难产,使姜氏很惊讶,因此给他取名叫“ 寤生”,并且很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 ,武公不肯答应。等到庄公继位为郑国国君,姜氏请求将制地作为共叔段的 封邑。庄公说:“制地是形势险峻的地方,虢叔曾经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 可以听命。”姜氏又改请求封京城,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凡属国都,城墙周围的长度超过三百丈,就给国家带来祸害。先 王制定的制度:大的地方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 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制度,这不是该有 的,您会忍受不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哪里能避免祸害呢?”祭仲 回答说:“姜氏怎么会满足?不如及早作安排,不要让她滋生事端,一旦蔓 延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 公说:“多做不合情理的事,必然自己垮台。你暂且等着吧!” 原文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 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 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 曰:“不义不■,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 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 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 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译文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公 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位 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 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的。”太叔不久又将两属的 地方正式收为自己所有,并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下手了。土地扩 大,将会得到民心。”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弟不亲,土地扩大,反而 会垮台。” 太叔修理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郑 国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到太叔起兵的日期,说:“ 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京城的人反对太叔。太叔 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进攻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又逃到共国。 《春秋》说:“郑伯克段于鄢。”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 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个“克”字;把庄公称 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事情的发展是庄公蓄意纵容的结果。 《春秋》这样记载就表明了庄公的本来的意思。不说“出奔”,是难说共叔 段是主动出奔的。 原文 遂■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 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 有母遗,■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 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浅浅!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译文 郑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以 后又后悔起来。 当时颍考叔在颍谷做边疆护卫长官,听到这件事,就献给庄公一些东西 。庄公赏赐他食物。在吃的时候,他把肉留下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 :“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您的肉食,请 求让我带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咳!我却没有!”颍考叔说 :“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 。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开一条隧 道在里面相见,谁又会说不对呢?”郑庄公听了颍考叔的意见。庄公进了隧 道,赋诗说:“在大隧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 走出大隧外,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像从前一样。 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亲,扩大影响到庄公。《 诗经》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影响给你的同类。”说的就是 这样的事情吧!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