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山居七年
ISBN: 9787521715699
二冬,诗人、画家。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西安终南山。一个有着理想情结的悲观主义者,一个深沉的逗比。著有散文集《借山而居》《鹅鹅鹅》。曾以”借山而居“的诗意生活爆红网络,引发千万人追捧、数百家媒体报道、10亿次浏览阅读,从而掀起了一场影响巨大的返璞归真“隐居”热潮,被誉为“新隐居时代”的先行者。
《月光》 绍勋曾和龙波来山上看我,那天车开到家里,天已经黑了,一轮月亮悬浮在山顶。“月亮就应该在这样的山上。”绍勋说。 那天我们聊到很晚,大概凌晨一点多,两人从屋里出来,看到院子里很白,我的几只鹅,披着月光,摇摇摆摆地在地上走。抬头又看到了天上的月亮,远处有狗叫。 龙波说:“这样的狗叫,才是狗叫。” 晚上月光像白天一样明亮时,会有种很奇特的感受,因为视觉上,天蓝云白,伸手能看清一道道掌纹,但你的认知又告诉你这是夜晚,而且一切生物也都以黑夜的习惯休眠,于是当你站在雪白透亮的世界里,活物都休眠,万物都静止时,突然就会产生一种带有兴奋感的孤独。 那种感觉很难描述得清楚,大概是放眼望去,一切生物都睡着了,只有你醒着,就像白天时,突然时间静止,大面积的世界,图片一样被暂停,只有夜间活动的蚊虫在这个镜头里,缓缓游动,孱弱低鸣。 洞彻光明下的静谧、静穆之美,神秘又神圣,令人感动。所以人类在那个情境里,幻想出狼人、月宫,一点都不意外。 触景生情的前提是“触”,先有知觉,情感才会有反应。古人有很多写月亮的诗句,而且很多经典都和月亮有关,便是因为那个情境确实太特殊了,任何人月下一站,瞬间就会清醒,平和、专注、孤独,月光的气息,太温柔、慈悲了。而当代写月光的诗就少了很多,写得好的,更是屈指可数,很明显,月亮的地位在现代文明和电子灯的夹攻下早已式微,神性和功能性都已弱化了,光怪陆离的城市,彻夜被电灯笼罩,连有感而发的条件都没了,哪还有机会写成诗。不然,抛开童年记忆,现代人多久没有被月亮银白的光瀑震撼过了? 更不用说星辰,银河。 《一天太短》 1 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整天都很无趣,单调、乏味、慵懒,没任何意义。只有某一刻,狗卧在门口,鹅在水池边拍打着翅膀,你转头,突然看见,穿透树梢的斜阳化作一根光柱打在房前泥土的墙角,照在一只黄色的虫子身上,闪闪发光,像一粒金子镶嵌在墙上。 而写作,或者生活的意义,皆在那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只是我比较贪心,总是不太满意一天当中灰色的部分,正如平庸,像闭着的眼睛,总觉得持续频繁地点亮,才更圆满。于是每次太阳下山,我都会感叹:一天太短。 2 后院那棵麻栎树一直熬到初冬,叶子水分都蒸发完了,还不落下来。风一吹,干枯焦黄的叶子相互碰撞,噼噼啪啪,跟放鞭炮一样。 3 大多数雷声是“咕噜噜”,或者“轰隆隆”,再大点,“咔嚓——!” 但刚才那道雷,比那些都要迅猛。先是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天际,就像午夜烟火般的流星,接着“咔——”一声,果断迅猛,没有任何过渡。那种突如其来的震撼,就像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尊瓷瓮。突然炸碎在你面前。 4 有天晚上,也不算害怕吧,就是凌晨我打算锁门休息时,抬头看见头顶上空有一团云,压得特别低,就在树梢的位置,厚实且浓密。它太大了,一半的天都被它挡住了,像一艘巨大的飞船,随着风的推动,一点点匀速缓慢地压过来,掠过我头顶。而且当时,整座山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只有黑蓝色背景映着一团灰白的云,触手可及,缓慢前行。 太美了,感觉随时都会有什么生物从上面张牙舞爪地跳下来。而我站在那里,第一次有种进入了一个陌生疆域的兴奋与战栗。 ★门前白云山河,窗外草木星空,院外有山,院内有诗。 ★手写短句+精选摄影作品,以诗意的语言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好,呈现山间万物独有的韵律。 ★文字不端不装,无滤镜版终南山山居生活,使之褪去虚假的精致,呈现出粗野真实的美感,写尽山居的清苦和美好。 ★初次长篇幅描绘身边的普通山民,局外人的眼光饱含真情,审视山间人事。初读忍俊不禁,再读一声叹息。 ★25岁到32岁,同龄人愁房贷、车贷、养娃、升职,二冬选择借山而居,与人群保持距离,置身自然世界,把每一秒时光都变成自己的。 ★收录二冬的摄影、绘画以及给妹妹的亲笔信,内文全彩印刷。 ★随书附赠喜马拉雅七天会员,畅听《山居七年》有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