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师范 百年名校

红色师范 百年名校
作者: 编者:本书编辑组|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9.40
折扣购买: 红色师范 百年名校
ISBN: 978750785597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大名师范的前身是直 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从 1923年创办至今,在风 风雨雨中走过了整整一百 个春秋,她不仅历史悠久 并且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 ,被誉为直南革命的策源 地。 综观七师的丰功伟绩 ,她最大的贡献和最闪光 之处是直南一带党组织的 创建和发展之地。 七师于1923年建校, 1926年就建立了党团两 个特别支部。1927年4月 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校 长谢台臣、教务主任晁哲 甫、训育主任王振华等学 校主要领导人都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从此办学的指 导思想有了质的飞跃。首 先,学校废除了国民党教 育部审定的教科书,教材 内容进行大胆改革,文科 选用李大钊、鲁迅、高尔 基等革命作家的作品。教 员编写的教材代替官方课 本。在这里,辩证唯物主 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 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等内 容,学生都能学到。学校 对“死读书”“读死书”的旧 教育制度进行大胆改革, 提出并实行“以作为学”的 教育主张,强调理论联系 实际。其次,谢台臣千方 百计从各地聘请共产党员 和进步人士来七师任教, 如冯品毅、王冶秋、千家 驹、张友渔、藏恺之、张 苏等。他们在讲课时,一 般都是结合课程内容联系 实践,讲解国内外形势, 向师生灌输革命思想,揭 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 传我党的主张,让学生在 黑暗中看到光明、看到希 望,对中国革命形成正确 的认识。此外,图书馆订 购了大批被国民党列为“ 禁书”的进步书刊,供学 生课外阅读,如《共产党 宣言》《反杜林论》《新 青年》等。通过课外阅读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思想 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逐步 树立了为劳苦大众谋利益 的革命人生观。一名学生 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是在 考入七师之前入党的,但 我真正受到马列主义教育 还是到七师之后。另一名 学生写道,母亲生了我们 的肉体,母校塑造了我们 的灵魂。 学校党组织发展壮大 。1927年根据中共北方 区委的指示精神,七师把 党的工作重点由学校转移 到农村,把党员骨干输送 到农村,进行一系列的革 命实践活动,开办平民夜 校,组织读书会和反帝大 同盟,发展党团员,创建 农村党团支部,组织发动 群众建立农民武装,迎接 北伐战争。在全国革命处 于低潮时刻,直南一带的 革命形势仍处于发展时期 。一年多来,七师学生在 冀鲁豫一带30多个县建立 了90多个农村党支部。它 像茫茫黑夜中的灯塔,照 亮了前进的道路,为直南 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得 到蔡和森同志的高度评价 和称赞。1927年4月,中 共北方区委派李素若到大 名,在七师党团特别支部 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名党团 县委,除了李素若,其他 成员全部都是七师的学生 。1928年初,中共大名 县委机关,曾一度从南乐 县迁驻到大名七师校内, 七师党支部想方设法掩护 ,上级来人也经常通过七 师转赴到各县。当时在校 生有300多人,党团员有 一百多人,连同党的外围 组织、进步人士,约占学 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七 师逐步把国民党统治下的 文化教育机构变成了我党 领导下的一个革命阵地, 成为直南党的活动中心。 国民党反动当局在天津《 益世报》上宣称:“‘七师’ 是共产党的大本营。”河 北省教育厅也怀疑直南一 带共产党的频繁活动与七 师领导人有关。 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