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细雨下 点碎落花声
ISBN: 9787559635495
宗白华(1**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曾长期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兼备中国古典文化底蕴和西方美学修养。他把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将中西方美学融会贯通,与朱光潜并称中国美学双峰。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究竟什么叫做生活? 生活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就着客观的——生物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一个有机体同他的环境发生的种种的关系。就着主观的——心理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我们对 外经验和对内经验总全的名称。 我这篇短论的题目,是问怎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换言之,就是立于主观的地位,研究怎样可以创造一种丰富的生活。那么,我对于“生活”二字认定的解释,就是“生活”等于“人生经验的全体”。 生活即是经验,生活丰富即是经验丰富,这是我这篇内简括扼要的答案。但是,诸位不要误会经验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容纳,要知道,经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行为,然后,才知道我们具有使 生活丰富、经验丰富……的可能性。我们能用主观的方法,使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丰富、优美、愉快、有价值。 我们怎样使生活丰富呢?我分析我们生活的内容为“对外的经验”,即是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思维,记忆;与“对内的经验”,即是思想,情绪,意志,行为。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也就是在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的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扩充我们在内经验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请听我详细说来。 我们闲居无事的时候,独往独来,或是走到自然中,看着闲云流水,野*寒花,或跑到闹市里观看社会情状,人事纷纭,在这个时候,*容易看出我们自己思想智慧的程度的高下。因为,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他见着这极平常普通的现象,触处可以发挥他的思想,触动他的情绪,很觉得意趣浓深,灵活机动,丝毫不觉得寂寞。我记得德国诗人海涅(Heine)到了伦敦,有**,走到一个街角上站了片刻,看见市声人海中的万种变相,就说道:“我想,要使一个哲学家来到此地站立了**,一定比他说尽古来希腊哲学书还有价值。因为,他直接地观察了人生,观察了世界。”他这几句话真可以表示他的思想丰富,生活丰富,随处可以发生无尽的观念感想,*不会再有寂寞无聊的感觉。而一般普通常人听了他这话,大半是不甚了解,因为他们自己设若有了十分钟的幽闲无事,一定就会发生无聊烦闷的状态,不知怎样才好,要不是长夏静睡,就要去寻伴谈心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丰富不丰富,全在我们对于生活的处置如何,不在环境的寂寞不寂寞。我们对于一种寂寞的、单调的环境,要有方法使他变成复杂的、丰富的对象。这种方法,怎么样呢?我现在把我自己向来的经验,对诸君说说,看以为如何。 我向来闲的时候,就随意地走到自然中或社会中,随意地选择一种对象,作以下的几种观察: (一)艺术的,(二)人生的,(三)社会的,(四)科学的,(五)哲学的。 先说一个例。 我有一次黄昏的时候,走到街头一家铁匠门首站着。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着那后面一片的黑暗,**鲜明。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全丰满的腕臂,取了一个极适当协和的姿势,击着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我看着心里就想道:这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我心里充满了艺术的思想,站着看着,不忍走了。心中又渐渐地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生*健全*真实的快乐,就是一个有定的工作。我 们得了它有一定的工作,然后才得身心泰然,从劳动中寻健全的乐趣,从工作中得人生的价值。社会中实真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将来社会的进化,还是靠这班真正工作的社会分子,*不是由于那些高等阶级的高等游民。我想到此地,则是从人生问题,又转到社会问题了。后来我又联想到生物学中的生存竞争说,又想到叔本华的生存意志的人生观与宇宙观,黄昏片刻之间,对于社会人生的片段,作了许多有趣的观察,胸中充满了乐意,慢慢地走回家中,细细地玩味我这 丰富生活的一段。 以上是我现身说法,报告诸君丰富生活的方法。诸君自由运用,可以使人生*小的一段,化成三、四倍的内容,乃不致因闲暇而无聊,因无聊而**,因**而痛苦了。 但这还不是我所说对外经验丰富的方法。这还是静观的、消极的、偏于艺术的方法。这不过是把我们一种的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哲学,——的境相。用一个比譬说来,就是我们使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照着那简单的物件,变成多方面的形态色彩。这已经可以使我们生活丰富不少。但我们还要使我们“在内经验”也扩充丰富,使我们的感情意志方面也不寂寞,这有什么方法呢?这个实在很简单。我们情绪意志的表现是在“行为”中,我们只要积极地奋勇地行为,投身入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叶扁舟,莫知所属,尝遍着各**绪细微的弦音,经历着一切意志汹涌的**。那时,我们的生活内容丰富无比。再在这 个丰富的生命的泉中,从理性方面发挥出思想学术,从情绪方面发挥出诗歌、艺术,从意志方面发挥出事业行为,这不是我们所理想的*高的人格么? 所以,我们要丰富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娱乐主义,个人主义,乃是求人格的尽量发挥,自我的充分表现,以促进人类人格上的进化。诸君也有这个意思么? 1.美学大师宗白华留给现代人的礼物,帮助你在俗世中找回内心流失的诗意、纯真与美。 本书是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作品精编,荟萃《美从何处寻》《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等经典美学随笔,启发人的哲思并带来美的感*,在追求效率、着眼于功利的现代社会,帮助人们寻回内心流失的诗意与纯真。 2.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尽量地丰富、优美、愉快、有价值? 宗白华认为,生活即是经验,包括“对外的经验”,即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了解,思维,记忆;与“对内的经验”,即思想,情绪,意志,行为。好的生活,既要增加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也要改观我们对内经验的质量。 3.这也是一部功力深湛、底蕴深厚的极简美学通识。 宗白华在这部书中告诉我们,美学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美学是一种人生观。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作品向我们娓娓道来,能够切实加深和丰富我们对于美学的认知。 4.探究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艺术之美,拓展人生的境界与格局。 这部作品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同时也显现出一代美学大师的人生至境。在宗白华**我们于*常生活或艺术领域探究美的过程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自身*完善的人格,那是我们心中*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