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2.69
折扣购买: 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
ISBN: 9787512400030
读岭南园林,斑驳而且苍凉,繁华阅尽,给人缥缈之感。烟柳拂岸, 人物幽远。很多古园林,那些沧桑阁楼,旧式家具,不甚明亮的厅堂,斑 驳的廊柱,没落颓废,总让人感到旧宅中,老爷正襟危坐,双手拄杖,胡 子花白。但园芭蕉却是新绿可人,很少有人会面对一株窗前芭蕉无动于衷 ,她不婉约,不灵巧,没有一丝贵气,却在叶间透着明朗清洁,落落大方 ,勃勃有生机。 写岭南园林的窗,一定是与芭蕉有关。前朝旧式的深深庭院里,处处 可见花叶掩映的古树。岭南的植物太多,却没有哪种植物像芭蕉,可以与 窗成为千古绝配。蕉窗,最能体现岭南文化的灵动与意境之美。芭蕉的绿 色,拒绝树叶的细碎,是大片大片的生动。从根部,一节一节舒展向上, 直梢头,再溢进如云的叶片里,成就千古绝色。 我的窗前,有阳台,阳台下有芭蕉数丛。我的窗,是名副其实的蕉窗 了。春阳里绿波荡漾,蕉叶一片一片,疏疏朗朗,每株五六叶,苍翠色, 照在太阳光里。那一刻天地为之动容。晚上呢,月色成为背景,南方的女 神飘然降临,透过窗台望去,满世界都是新的。 岭南的炎热气候,使得造园者尤其关注外墙的隔热设计。其关键在于 窗户。传统建筑窗洞不大,上设窗楣,可遮阳,窗户分上下两部分,上部 可翻,为气窗,用以通风换气,下部平推窗页,可依风向导入自然风。另 有百叶窗,此为岭南重要的传统设计,有遮阳,防晒,隔热,导风,观景 之功能。 岭南园林之窗,可谓琳琅满目,风格繁多。采光,通风,取景,陈设 不同,园林之窗的设计也不同。其中满洲窗,彩玻窗,蚝壳窗等,为岭南 古典园林里常见款式。 满洲窗。这是岭南旧宅与古典园林中,最为常见的窗式。这是令人费 解之谜。满族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南国建筑,为什么会有 东北的满洲窗?满洲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 年),清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围攻广州城,达九个月。广州 沦陷。屠城。城前后左右四十里,尽行屠戮,死者六十余万人。 至1652年,广州成为两王天下。并于广州城中,辟地80亩,建平南王 府(其府址,在今广州市区,西起迎宾馆,东至吉祥路)。有满洲风格的 宏伟府殿九间。其余大小官员府第,俗称旗下屋者,皆仿之。满洲窗,即 由此来。 满族祖居东北,其地阴寒,冰雪无常。为使室内通风采光,在未有玻 璃之前,皆以纸片蒙窗。因风大,窗纸常有破碎。故,在窗格上,多加横 竖木条做纸骨,使窗纸不易破碎。这些木条中,又置窗心,多为不规则图 案,成冰裂纹状,即成满洲窗了。 满洲窗的丰富图案,新颖奇特,冰裂纹之精美,令人惊叹。广州西关 富户,纷纷仿效。此后,满洲窗又有发展,结合岭南建筑特点,融入屏门 ,栅栏,花墙等设计中。木框架,多采用酸枝木。窗心的设计,更趋精致 。番禺的余荫山房花厅,前后分隔,用书画真迹,作窗心,使得满洲窗, 更具观赏性。窗心之外,为窗衬。即围绕画心的部分。多用花草图案,如 海棠图,盘竹纹样等。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