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悟(精)

执悟(精)
作者: 张初础
出版社: 宁波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执悟(精)
ISBN: 97875526071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未来是湿的》——一本描述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由美国作 家克莱·舍基创作,胡泳、沈满琳翻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出版。 胡泳教授在序中写道:我们在历史上高估计算机 联网的价 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所以我们花了过多的 时间在解决 技术问题上,而不是用在解决使用软件的人群的社会 问题上。 我很赞成译者的话,我们需要从“未来是湿的” 角度理解作 者所讲的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这是对本书的诠 释。 而作者写这本书的一大主题即是互联网将产生大 规模的业 余化,他强调的是利用互联网构建群体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本身 将给人们提供多种社会实验的可能性。 未来为什么是湿的?因为“湿件”一词常用于描 述信息系统 中的人。软件、硬件、湿件的成功组合能促成或破坏 任何一个群 体项目,而其中,湿件又是最重要的。 关于“人肉搜索”,作者讲了一个“埃文的手机 ”的故事,而我 们也早在5年前就有了“江边被虐杀的猫”,这几年 又有“足浴店 的女孩”和“记艳史的检察官”等等真实的故事。这 些故事中的主 人翁无不被广大网友“人肉搜索”,甚至干涉以至于 影响司法的 量刑。记得前不久,我在报上看到一位公交车司机被 搜索,起因 是一位老者不满意他的服务态度,一怒之下,用手机 拍下该司 机影像挂在网上,引发一场指责。而后,当事人站出 来向司机表 示歉意,才使风波得以平息。 现在的社会,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已戏剧性地 莫名其妙地 联在一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身信息,无论通过什么 媒介,将极 大地增加我们的社会可见度,使我们更容易地“晒” 在阳光下。 当我们改变了沟通的方式,也就改变了社会。 关于“机构困境” 群体中的人是复杂的,复杂得足以使群体难以形 成和难以 维持。正如书中讲的“生日悖论”。在条件完全不变 的情况下,一 个四人群体的协调难度是二人群体的六倍,这种效应 随着群体 规模的稍稍增加会成倍增长。 在早年的出差、旅游或会议闲暇时的散步中,我 时常会发现 这样的情景:一人孤独,二人亲密,三人好商量。如 果有一人不同 意另外二人的意见,由于当时的情景,第三人大多会 同意或参与 另外二人的行动。当群体为四人或更多时,这种不同 的意见会大 幅增加,群体会分成二二组合,各奔东西。 在酒席上亦如此,在4—5个人的小群体中喝酒, 人人可以互 相碰杯;而在较大的群体中,人们只能或习惯于和坐 得较近的人 碰杯。这就是在现今社会中,三五人喝酒吃饭将是表 示亲密的一 种社交。比如我们的小法人银行,当规模扩大(不仅 仅指业务上 的规划,主要指机构、网点、新产品、人员和科室关 系),管理上的 问题就随之以快得多的速度增加。这就是“机构困境 ”遇到的“生 日悖论”:不仅管理资源本身占用资源,并且管理上 的难题增长 速度比机构规模更快。 关于“人人皆记”的时代 互联网的诞生和繁荣,使得出版不再是一种稀缺 资源,当任 何人在任意时间都可以发布任何消息时,这就是一个 “人人皆 记”的时代。“人人皆记”指的是只要你愿意,随时 随地随意地将 各种新闻挂在网上。你,也就成了记者,或许还是作 者,更甚至是 “专栏作家”,这就是——博客。 博客,也有它的经济逻辑:有价值的不是信息, 而是注意力。 网络,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专业化,而是成了造就大规 模业余化的 过程。不是所有交谈中的话都是出版,而是所有出版 物现在都变 成交谈的一部分。 我很喜欢读书,近几年尤其喜欢读些养生、保健 之类的,确 实,我买过几本书,诚如前述的,完全是一种博客式 的对话、交流。 关于越来越快的行动能力 网络太普遍了,以至于变得太普通了,人们早已 不关心它的 技术、它的原理,而只关心和在乎它的应用、它的湿 件。 “网络使原本互不协调的弱势群体开始以更快的 速度和更 有效的方式共同工作,对抗强势对手,现在实时的协 调也将越来 越多地取代事先的安排,群体行为的组织、过程可以 是隐形的, 而结果立即可见”。 上面这段摘录,我以为当引起现在政府对社会进 步与创造 和谐社会高度重视。 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