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品牌创造增长(如何让你的产品成为用户的首选)
ISBN: 9787521721881
奥美咨询前董事总经理,在奥美集团共服务23年。 一辈子做的工作都跟品牌有关,现在是一名专职的品牌咨询工作者,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同时也是一名专业培训师与文字工作者。 2018年创业,现为上绪品牌咨询首席策划。 联系方式:jasonwang0815@foxmail.com 另有译作:《如何让他买——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十大策略》。
中国市场确实很特殊,尤其是在营销的世界里。早年,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一下子爆发开来。由于经过太多年的空白,在那个阶段,摸着石头开始扮演甲方乙方的大家,都如海绵般饥渴地快速吸收与消化来自西方的各种营销理论与知识。不管是定位理论还是科特勒的营销原理,是宝洁的严谨方法论还是可口可乐的战略思考,那一时期的中国营销人,个个都如数家珍。 而品牌呢,则是当年的显学。 2000年前后,我还在上海奥美负责业务工作。当时每周都有客户打电话进来咨询合作事宜,尤其是来自****、业务正在高速起飞的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通常它们提出的最主要需求,就是“我们公司要做品牌”。 物换星移,中国市场高速发展,快速成熟。这一班高速行进的列车,装上了一个百年一遇的加速器,叫作互联网。中国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上的领先,以及无比庞大的市场规模的加持,让我们的市场爆发式地增长,而且变得越来越独特,越来越走在世界前列。 就以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的“双 11”为例,无论是年年飞跃的规模,还是千奇百怪的玩法,早已把美国的“黑色星期五”抛出了好几条街。现在往往反过来了,是外国人在研究与学习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与营销手法。 数字创造了这个市场的特殊性,让中国的营销方式也形成了一套自有的逻辑与语汇。造节、热点、爆款、网红、直播、带货、风口、裂变、迭代、私域流量、 KOC(关键意见消费者)、 IP(知识产权),这些都是业内人士口耳相传、朗朗上口的营销专业术语;每年又会冒出几个新的术语与词汇,更是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新的技术或玩法的迅速普及,每一个新的词汇出现,就代表着一个新流行营销手法的野火燎原。 随着互联网这个加速器持续不断发威,一切的节奏越来越快,我接触过的每一个营销人,都在新的潮流、技术与词汇的加速诞生中疲于奔命。而同一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开始回归正常,进入今日的新常态。突然之间,市场变难了,增长也变难了。 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营销人员只能更专注在短期的效益上,越来越被能立即看见成效的业绩数字追着跑。于是,中国市场的营销世界,越来越聚焦于刺激短期效果、什么有效玩什么的战术性打法。 这不应该是今天中国式营销的全部。 借着培训与开设线上课程的机会,我接触到不少在行业内甲方或乙方打拼的年轻朋友。不同的人,都在向我诉说他们相同的困惑: “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事,可是我还是不知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的营销好像完全没有方向与章法,都是想到什么做什么。” “我还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营销。” 其实多数互联网式的营销热词,都属于“术”的部分,也就是战术性做法,追求的是能够快速运用、快速见效。但光会拉弓射箭或者架机关*,可能可以让你打赢一场小战役(battle),却没办法帮你赢得一场战争(war)的最终胜利。要在全局获胜,需要的是战略性思考。在营销的世界里,营销原理就是战略思考的根本逻辑。 在互联网与数字营销呼风唤雨的这些年,全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已死论”:“广告已死”“大众传播已死”“品牌已死”“营销已死”。结果奇怪的是,它们到今天也没“死”。其实它们不会死,只是在新的时代、新的消费模式、新的媒介环境里,它们需要被调整、被更新,需要与时俱进。 而且我和你打赌,营销不会死。 因为营销说到底,是一门预测与回应“人”的行为的学问:我们研究人的需求,决定该如何有效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判断人的购买模式,思考该如何设计包装、如何定价、如何与竞争对手区隔。因为一切围绕着“人”,只要作为消费者的“人”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门学问的逻辑就必然有用武之地。在新技术的协助下,营销原理反而得以具备更多科学性与实证性,正在变得更有价值。 ★品牌如何创造增长?品牌策略该怎样思考?数字时代,如何建设你的品牌? ★品牌策略手边书,奥美前董事总经理、23年奥美品牌管理经验大公开,揭开品牌与增长的神秘面纱,打破品效合一迷思,让品牌实实在在地创造增长。 ★有案例、有方法、有技巧,提供可落地、好执行的品牌模型——品牌恒星,6大步骤教你打造出可实现持续增长的品牌:①消费者主张②品牌主张③品牌联想④有名⑤有情⑥有形。一看就懂,一用就会,信手拈来,让品牌建设不再是难题。 ★品牌恒星囊括了打造品牌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作者将23年奥美品牌管理经验与前沿的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神经科学等新发现相结合,激发品牌更大的潜能。